林泰來說“那老大人還是向朝廷上個奏疏,請求重新疏通吳淞江下游故道吧,免得讓我繼續誤會下去。”
先前林大官人就發現了,自己上疏說個正事,只要不是直接罵人和斡旋兵變民變的,就沒啥人重視,連討論都沒討論的,把自己當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小年輕。
但海瑞的份量應該足夠引起重視,至少能引發一波關注和討論了吧
海青天很想從病榻上跳起來打人,但老病的身軀已經讓他有心無力了。
他不禁想起了在那個二十歲陽光燦爛的下午,不經意看到的一句詩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林泰來苦苦勸道“只是讓你上個奏疏而已,朝廷還不一定準許。
咱們朝廷是什么效率,老大人你難道還不清楚么所以又何必如此執拗”
海青天大口大口喘著氣,似乎在回氣回血。
林泰來最后說“這樣吧只要老大人你答應上這份奏疏,我就把蘇州濟農倉全部存糧都用來救災
一粒都不會出售到市場上,絕對不用來倒賣發財,直接免息借到災民手里
以當今世道,天下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
“我知道了,你滾吧。”海青天現在只想讓這個惡魔在眼前消失。
然后又補充了一句“我能看出,其實你這個人并不貪財,但我看不出你到底想做什么。”
林泰來回應“那你老可要保重身體,不然只能看個開頭就沒了。”
蘇松一場大洪災,讓兩個地方的士子都歸心似箭,但卻要在南京城等著放榜。
這兩個地方的士子也都沒有什么心思狂歡了,就算有沒心沒肺的,這時候也要老實點。
所以就只能在煎熬中等待著,一直等到了八月二十八日上午,貢院大門再次打開,這就宣示著要放榜了。
鄉試榜被放在彩亭中,由差役扛著,要從貢院一直抬到應天府府衙。
南直隸鄉試放榜這件事,在南京城是一件非常熱鬧的事情。
無數男女老少跟隨著彩亭前行,形成了一支盛大的游街隊伍。
林大官人和他的朋友們聽到放榜的消息,匆匆忙忙的從秦淮舊院里鉆出來,一起匯聚在了武定橋頭。
金士衡對眾人分析說“鄉試榜要張掛在府衙影壁上,會有無數人擠在那里看,現場必定混亂不堪。
我們這樣讀書人去了,和販夫走卒、家奴下人們擁擠,也是有辱斯文,而且我們還不一定擠得過別人”
林泰來不屑的說“那是你擠不過別人,別帶上我。”
金士衡沒搭理林泰來打岔,繼續說“所以不如按照老慣例,在府衙附近找個酒家茶鋪等待,然后打發仆役們去看榜回報。”
金士衡說的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一般士子都是這樣干的,除非窮到連個仆役都沒有,只能親自去看榜。
“簡直多此一舉”林大官人大手一揮,直接否定了金士衡的提議。
然后他環視四周說“我有二百勇士傍身,難道還怕別人沖撞我們爾等不用害怕,跟我走就是”
于是眾人跟隨林泰來,周圍布置了浩浩蕩蕩的二百條大漢,一起追著彩亭去了。
由南向北橫穿了三山街,就來到了府衙。
衙前街道已經是人山人海,但無所謂,二百條大漢一起大喝,直接從人山人海里開劈出了一條通道。
沒有人表示不滿,就算那些被推倒的人,也是很友好的笑了笑,非常大度。
林泰來等十來人沿著不斷延伸出的通道,一直走到了府衙大門影壁下。
終于能看清鄉試榜上的字了,大家一起抬頭,目光快速逡巡,仔細搜索自己的名字。
“我艸”林泰來直接爆出了粗口
他是第一個發出聲音的,因為他的名字就在榜上最前面第一個,所以他最先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鄉試榜上赫然寫著“第一名,林泰來,蘇州府學生,易經。”
這個成績完全出乎預料,林大官人本來只想混個舉人功名而已,完全不追求名次。
反正此時林大官人整個人都麻了,心里不停的罵罵咧咧,這主考官失心瘋了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