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李都督就是巡捕營的李如松,與我有交情”
一邊說著,一邊裝行李的大車上翻出了盔甲,直接套在了身上。
眾人“”
什么情況怎么就把盔甲穿上了
“不必驚慌,這只是我一點個人愛好。”林大官人淡定的說。
眾人都懶得騎馬,所以雇傭了三十多輛大車,連家丁帶行李,乘車前往京城。
通州與京城之間這段道路,車馬川流不息、絡繹不絕,極為熱鬧。三十多輛車在這條路上,也不算多么顯眼。
林大官人坐在車上,對著友人們繼續吹“等進了京城,就帶你們去見識一番北地胭脂,教坊司東西兩個胡同,我都吃得開”
眾人便一起道“有勞帶路了”
中午的時候,眾人終于看到了京城的城墻。
原本京城并沒有外城,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就是三個南城門。
但是后來隨著京城的發展,大量人口聚集在了南城之外,形成了一大片居民區。
到了嘉靖年間,便在南邊新修了半圈城墻,把南邊新居民區包圍進來,稱作外城,并開了幾座外城門,所以外城區其實就是現在的南城區。
通州方向過來的人,要想像過去一樣從崇文門入城,就要先從東便門進入外城區或者南城區。
快到東便門的時候,車馬就緩慢了下來,因為要一個一個排隊過城門。
林泰來等人就從車上跳了下來,一邊活動腿腳一邊等待入城。
這時候,忽然從城墻根下殺出了四十多人,為首有個綠袍漢子叫道“林泰來你膽敢再來京城,今日定然叫你吃個教訓”
眾人大驚失色,天子腳下城門外,還能有劫道的林泰來提前穿上盔甲,難道就是防的就是這個
林大官人不慌不忙,從大車上抽出了兩根鐵鞭。
對面為首的綠袍漢子毫不猶豫的用力的揮手道“打”
四十多人伏擊幾個人,肯定絕對優勢,還能拿不下
話音未落,突然從附近馬車上紛紛跳下幾十條強壯大漢,圍了上來。
綠袍漢子大吃一驚,但已經來不及撤退了
他收到的情報只說林泰來進京趕考,沒說林泰來還帶著好幾十個強壯打手啊
但凡是正常人,誰會帶著幾十個打手來趕考啊
如果論起打架經驗,比林大官人的“家丁”更豐富的真不多,都是近三年用大量實戰機會磨練出來的。
其中最精銳的“家丁”都已經身經數十戰了,天下沒有幾個人能有這樣的經驗。
所以這場“伏擊戰”注定是被反打了,而且還是一邊倒式的。
而身披盔甲、手持鐵鞭的林大官人難得親自上陣,結果還沒打幾下,這次發生在城墻外的戰斗就已經結束了。
綠袍漢子躺在地上,仰望蒼穹,眼角流下了一滴淚水,他多么希望今天沒有出來啊。
三年前以多打少就沒打過,三年后人數相當時,那就更打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