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只會以為自己撕破了協議,進行事后報復。
再說這種罪名無足輕重,能有什么用啊,更別說林泰來打的還是太監和鄭家的人。
“你先回去吧。”最后沈尚書不想再和潘御史接觸了,就敷衍著說。
潘御史有點激動的說“那林泰來”
沈尚書不耐煩的回應道“臨近過年,又要會試,現在需要的是穩定要注意講政治,不要多生事端”
潘御史愕然,沈尚書這樣以清望正直著稱的人,怎么連法律都不維護了
林泰來明明犯了錯,還打傷了十幾人,也不打算過問追究了
沈尚書不是剛被林泰來得罪過嗎不想著整治一下林泰來么
沈尚書直接送客,起身離開了會客廳,感覺這個御史不聰明,沒什么拉攏價值。
而潘御史則感覺自己信念破碎,恍恍惚惚的走出了禮部。
但是他卻又看到,林泰來就在禮部外面站著。
“潘御史你似乎不順利”林泰來雙手攏袖,笑嘻嘻的說,“要不要聽我的指點”
潘御史強迫自己盡可能清醒,冷哼一聲,維持著尊嚴繞開了林泰來。
但是林泰來仗著體型,又攔住了潘御史“別這樣,萬事好商量難道你不想揚名立萬么”
林泰來今天的事情在官署里傳開后,反正都覺得挺魔幻的。
今日傍晚申首輔回了家,又一次吩咐好大兒申用懋,前去林府問話。
當申用懋趕到林府的時候,林泰來正在與周應秋交談。
現在周應秋最重要的任務已經不是備考了,而是幫著林泰來安排與各省士子的一系列聚會,以收買人心,減少非議。
這不是一項輕松工作,兩個月時間舉辦十幾場宴席或者雅集,極其考驗組織能力。
林大官人就喜歡能把瑣碎事情都代勞的人,一邊烤著火,一邊聽周應秋稟報說
“因為貢院在東城,而且東城會館、旅店數目多,所以趕考士子絕大多數都暫住在東城。
為了大多數人便利,聚會肯定要盡量安排在東城,但是偏偏林兄定居在西城。
如果只是偶爾一兩次宴集還好,但未來可能每隔三四天就要參加一次宴集,所以住在西城太不方便了。
故而我先建議,林兄可否暫時搬到東城居住這能節省不少趕路時間,又有助于與其他士子打成一片。”
林泰來嘆道“你說的的確有道理,為了考試和交際,確實應該住在東城。
但是朝廷官員大都住在西城,朝廷政治需要我,故而我也不好離開西城啊。”
周應秋勸道“但朝廷主要官署大都在皇城東南,反而距離東城近。”
林泰來嘆道“我說的政治不是官署公堂里的政治,而是私邸里的政治。”
于是周應秋也不勸了,“林兄不嫌麻煩就行,年前的二十天里,計劃先與浙江、江西、山東等省的士子聚會。”
林大官人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了這個安排,隨即看到申用懋來訪。
“我想法變了,還是暫時移居東城吧。”林泰來對周應秋說。
周應秋莫名其妙的問道“為何轉眼間就改改了主意”
林大官人看著已經走過來的申用懋,對周應秋說“我不想但凡發生點風吹草動,隨時就有人跑過來問東問西,好像是被審查和監控一樣。”
周應秋縮了縮脖子,不敢說話。
申用懋不滿的說“你怎么能這樣想這是家父對你的關愛。”
林泰來嘆道“令尊還是多多關愛別人去吧,如果我有需要,自然會上門懇求。”
申用懋自己找了個位置坐下,“別說沒用的了,家父就是想問問,就算要繼續與鄭家結仇,能不能有點格調
勾結小販缺斤短兩然后惹事,也虧你做得出來,就算你在蘇州剛出道時,也沒這么低端過吧”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