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微末之時就敢找上文壇盟主打拼詩詞,有點學識就頻頻挑釁顧憲成,幾本破詩集自費印刷到處發放。
還有個禮部主事悲憤的說“想想已經隕落的總憲辛自修、南選李世達、撫吳李淶、吳郡守石崑玉、巡鹽蔡時鼎、侍御方萬山諸君,再想想屢被折辱的顧憲成、趙南星等諸君
面對如此多先烈,難道我等能無動于衷乎現在不阻擊林泰來,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寫八股文在行話里也叫制藝,只有林泰來確實不擅八股文,真實水平很差或者很一般,找機會對林會元進行復試才有意義。
禮部郎中于孔兼答道“各種考試里的八股文,不會有人真以為是林泰來本人寫的吧
沈尚書神情淡漠,無悲無喜。
為什么申時行的門客能自動打怪,而這幫自己的黨羽卻只會催促自己,親自去和申時行門客火并
他們就沒想到過,禮部尚書和林泰來在地位上完全不對等嗎風險和收益也完全不對等啊
于孔兼接受完同道的歡呼后,非常睿智的繼續侃侃而談
“從現在各方面情況看,基本沒可能讓朝廷單獨復試林泰來八股文,所以唯一對林泰來復試的機會就是殿試。”
在正常情況下,殿試就是走形式,只考一篇策文,根本不考八股文。
如果想在殿試里安排對林泰來的八股文復試,也只有負責考務的禮部尚書出面去辦了,在場其他人都使不上勁。
沈尚書忍不住又指出“殿試名義上是天子主考,任何關于殿試的安排,都需要天子的同意。
而且殿試乃是國家大典,哪能任意變動內容”
于孔兼臉色嚴肅起來,鄭重其事的對沈尚書行了個禮,朗聲道
“大宗伯作為帝師,平常深受天子信任,在天子那里也能說得上話。
所以借殿試驅逐奸邪之事,就拜托大宗伯了”
其他人感到熱血沸騰,一起行禮道“借殿試驅逐奸邪之事,就拜托大宗伯了”
沈尚書“”
平常怎么沒發現,這幾個黨羽都是智障
跟天子之間的那點情分何等寶貴,用在爭取入閣的時候不香么都浪費在林泰來身上,腦子進水了
此時此刻,沈尚書有種被命運反噬的感覺,恍恍惚惚總覺得聽到的聲音是“請大宗伯去死”。
終于有個聰明人跳出來了,對于孔兼質疑說“如此不惜代價的針對林泰來,并不值當吧”
于孔兼厲聲喝道“你住口難道你想包庇奸邪若如此,爾心可誅”
這聰明人不敢再說什么,又縮回去了。
在一道道熱血的目光里,沈尚書最終只能應聲道“本部一定盡力而為,將八股文放進殿試”
盡力而為的意思就是,如果辦不成,那就沒辦法了。
反正涉及殿試的問題,就算自己這禮部尚書提倡了,肯定也要經過內外高層廷議的。
而高層里的同黨們會更加理智,能更清醒的算計利益得失,不會像眼前這些中低層菜雞這般無腦
殿試時間一般定在三月十五日,距離會試結束也就半個月時間。
所以在會試結束后,朝廷就必須開始籌備殿試了,這是一項名義上天子主考、內廷外朝共同參與的大典,內閣大學士和九卿、掌院翰林都會成為殿試的讀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