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尚書的奏疏主要有兩點內容,一是為平息非議,請求殿試加試八股文;二是為了防止漏題,請陛下親自臨時翻書出題。
關于這兩點請求,沒人能替皇帝做出決定,奏疏直接送到了內宮里的萬歷皇帝面前。
看到這份奏疏,萬歷皇帝就把東廠提督張鯨召了過來問話。
先前會試結果出來后,張鯨在日常匯報里向萬歷皇帝提到過關于會元的爭議,然后萬歷皇帝就讓東廠去查明“真相”。
聽到皇帝又問起會元林泰來,張鯨便奏道“近日密探在京中走訪了不少士人,皆說林泰來從來不與人討論八股文,也從未當眾作過八股文。
此外還特意訪問過一些蘇州考生,據說林泰來在蘇州府學時,也從不在府學里寫八股文。
每次府學會文,林泰來都是拿著在家作好的文章去應付。亦有傳言說,都是一個叫高長江的幕席代筆的。”
“你直接說判斷結果”萬歷皇帝不耐煩的說。
張鯨立刻又拿出了非常肯定的語氣,貌似很專業的答道“綜合數十條信息可以斷定,林泰來制藝水平不高,應該夠不上會元這個名次。”
萬歷皇帝又問“那這個會元如何來的”
張鯨再次說出了自己專業判斷“應當是首輔申時行向主考官許國施壓,許國心里氣不過,故意點了林泰來做會元,讓林泰來陷入爭議。”
聽到這里,萬歷皇帝親自提起朱筆,在奏疏上寫了個“準”。
張鯨本人起家于跟著別人斗倒巨閹馮保,政治水平不高,擅長的只是在外面搜刮錢財。
每每遇到麻煩了,就靠給萬歷皇帝送金銀財寶蒙混過關。
見狀張鯨連忙進讒言說“聽說首輔申時行有意制造祥瑞,讓林泰來考出一個文武九元大滿貫。
如果世人以為皇爺得了祥瑞,而林泰來會元又被戳破,那要讓皇爺成為天下人笑柄了。”
萬歷皇帝自言自語道“比起真祥瑞,朕還是更愿意要一個假會元。”
如果申時行弄出了假會元這樣的大丑聞,豈不就被自己這個皇帝拿捏住了
等到朝臣又來爭國本時,就能逼著申時行幫助自己對線了。
想到這里,萬歷皇帝忽然有點期待殿試了。
要么是真祥瑞,要么是假會元,無論大臣怎么爭,皇帝肯定不輸。
大明帝國最高層的博弈距離考生們還太遠,考生們完全感受不到。
現在于考生而言,就是上榜的人狂歡,沒上榜的人擦干眼淚,還不知道有沒有下次。
就算沒有林泰來這個焦點人物,萬歷十七年的榜單也有不少“話題”。
比如說,經過有心人研究,發現榜上有兩大集團。
第一個集團是,有九名無錫縣士子上榜了,這個成績十分耀眼奪目,算是直接大爆了。
當然在穿越者林大官人眼里,這些上榜的無錫縣士子更是別有意味。
里面有顧憲成的親密助手高攀龍、顧憲成的好友葉茂才、顧憲成的學生安希范
再加上隔壁武進縣的薛敷教顧憲成的同學、顧憲成業師的孫子,后世的東林八君子里竟然有一半是同年。
至于榜上第二個集團是什么,一般人不會在林大官人面前說起。
會試之后,禮部會舉辦一場中式宴,算是殿試瓊林宴的預演。
這種全部中式舉人參加的官方宴會,肯定還是以交際為主,大家都熱衷于結識同年,以后這都是官場人脈。
林大官人雖然來的比較晚,但只要他現身,立刻就是萬眾矚目的巨星。
他的左后方是金士衡、陳允堅、沈珫,他的右后方是王禹聲、周應秋、董其昌。
就是蘇州府學一龍四虎,再加上周應秋和董其昌倆外援的格局。
林大官人交友眼光好,朋友圈這些人在歷史上本來就是進士,再加上神秘的氣運,這科居然都一起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