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于又不屑的說“你這種小兒輩知道什么輕重又怎能壓得住場子必須要我這種老輩師長出面”
然后轉頭向旁邊的大哥張鳳翼尋求支持“我所言對否”
著名書畫商人、戲曲藝術家張鳳翼若有所思的說“我與林泰來共同締造了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諺語,堪稱蘇州城一時瑜亮。
今日林府大喜,理當由我這個年紀最長的忘年交來出面當主陪。
想當年,文征明老前輩就是這樣厚愛我這個相差近六十歲的忘年交,這就是文壇傳承。”
張幼于“”
心痛又又感受到了來自親哥的背刺
“老先生且住口這是我們更新社內部的事情”更新社盟主申二爺對張鳳翼斥道。
“啊,對對”張幼于恍然大悟“我這個更新社顧問也不答應”
張鳳翼無語,這什么破文社在文壇混了數十年,就沒見過這么不專業的文社
成員一共就四個,一個位居盟主,一個當著名譽顧問,一個號稱坐館,還有一個普通成員聽說已經是吏部左侍郎。
林老爹來了,好像又沒來,他也不知道該怎么勸。這文壇的事情,他也不懂。
還沒等林老爹喘口氣,又有另一個仆役狂奔而來,“外面兩個縣也打起來了”
林老爹不得不又出門去,從大門外面向西一走,就來到了臥龍街上。
這是一條界街,東邊林府方向在行政區劃上歸長洲縣,而西邊府學方向則歸吳縣。
只見吳縣袁縣尊在西,長洲縣張縣尊在東,隔著街中心對峙。
他們各自身邊都有上百的衙役,手持水火棍、鐵尺等各色武器,形勢一觸即發。
林老爹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兩位縣尊今天都想到林府拜訪,很湊巧的在臥龍街遇上了,然后在交流中產生了口角。
吳縣的袁縣尊冷冷的說“林九元考試報名時乃是吳縣籍,在我任上奪取九元,理當記入吳縣志,列入吳縣鄉賢祠。”
長洲縣的張縣尊更冷冷的說“林九元如今居住地在長洲縣,以后重修黃冊時必然進入長洲縣籍。
他是在我任上完成九元成就,應該記入長洲縣志,列入長洲縣鄉賢祠。”
袁縣尊冷哼道“林九元主持新修的西城金門,我準備向朝廷奏請改稱元門。”
張縣尊針鋒相對的說“真是巧了,南城堵塞已久的古蛇門,乃是在林九元倡議下重修的,我也準備向朝廷奏請改稱為九門”
“莫要動手”林老爹不得不出面,街口勸道“兩位縣尊不要傷了和氣”
經過林老爹說和,兩位縣尊商定暫時“一個九元,各自表述”后,便各自離去。
等林老爹回到家里會客堂,申二爺、張鳳翼、張幼于三人經過激烈的友好協商,也有了結果。
到林府的賀客里,在任的官員由申二爺幫忙接待;山人野士風格的士人由張幼于負責接待;同鄉縉紳人物由張鳳翼接待。
到此林老爹總算能松口氣了,里里外外的兵荒馬亂,感覺真是心累。
這時候他終于想起來了,今天還有個孫子出世,這可是阿四的嫡長子,將是自己孫子輩中最重要的一位。
他到了主院里,不方便進屋,但讓老婆子把小孫子抱出來看。
在里屋,幾位旁室姨娘都在陪著王主母說話,心里五味雜陳。
王主母造出的“父子誕生時出現同樣神異夢境”這噱頭,不是吃飽撐著瞎胡鬧。
等于是直接向世人昭告,今天這個新生兒是林泰來無可爭議、不可動搖的天選繼承人。
這手段,不能不服,沒法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