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內部之間這些雞毛蒜皮的矛盾,只要不影響大局,林泰來打心眼里懶得管。
不知不覺間,他心態越來越傾向于宏大敘事了。
但今天來都來了,身為永遠的坐館總要刷一下存在感。
不能讓手下人覺得,林坐館已經高高在上,不會親歷親為的管教他們了。
要讓手下人知道,他林坐館并不是被掛起來的圖騰,而是多余實在的掌控者。
如今橫塘鎮有四個大地標,第一個就是林家大院兼胥太水上會社總部,第二個是橫塘學院,第三個是橫塘魚市,第四個是新吳聯內三堂之一安樂堂堂口。
岸上的對立雙方,一伙人是橫塘學院的,領頭人是高長江。
林大官人西巡之前,高長江就提前返回學院,又充當了迎接者刷臉。
另一伙人是橫塘魚市的,領頭人是黃五娘的弟弟黃小六。
黃五娘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本事不大,就沒有委以其他重任,只把魚市交給黃小六負責管理,對此林泰來也同意了。
林大官人只想說真踏馬的奇葩,學院和魚市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單位也能產生矛盾,難道高長江和黃小六八字相克
還是黃小六自恃“外戚”身份,不尊重高長江這個從龍功臣
亦或是高長江已經投靠了正宮,故意在這里給偏房外戚臉色
凡事就怕琢磨,越琢磨越心累,于是林大官人干脆什么也不想了,愛誰誰
等林大官人下了船后,黃小六搶先迎上來,諂媚著說“我姐姐和小九五正在大院里等著,姐夫先去看看么”
高長江在后面朗聲道“坐館身為橫塘學院的院長,卻少有露面。
今日二百莘莘學子正翹首以待,期盼聆聽院長教誨,想必坐館不會讓學子失望。”
林泰來不由得暗自感嘆,黃小六這說話水平比高長江差太遠了。
面對這兩種迎接的話,林大官人只能先答應高長江,“今天就只去學院看看,但不訓話了。”
橫塘鎮地方就這么大,下了船走幾步也就到了。
橫塘學院占據了幾個大院,規劃整齊,林泰來看著十分滿意。
也得益于前些年社團火并時,半個橫塘鎮被縱火燒掉了,所以才有了后來的林家大院、橫塘學院的地盤。
建筑都是近兩年根據需求新修的,所以看起來才顯得規劃整齊。
高長江在旁邊介紹說“目前在學院內受教者二百人,分幼童班和少年班,基本上已經飽和了。
根據坐館指示,都是從頭培養,暫且以識字、數算、地理等基礎課業為主。”
以后世人的眼光,二百人聽著不算多,但以這個時代各方面的局限,估計也是目前林氏集團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在學院教育上,林泰來難得展示出了耐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對學院寄以的希望,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林大官人的思路就是,先按著工科模式去教育和培養學生,成為各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
同時在學生里篩選最聰明的那批人,引導著這批人搞研究。
這不是幾年內就能看到效果的,這是著眼于至少十年以后的布局。
林大官人希望將來在自己手底下,能有一大批完全脫離現有儒家教育體系的“知識分子”。
今天所看到的,其實都是最原始的種子。但若沒有種子,又哪來的發芽、成長
視察完畢后,林院長對學院現狀還算滿意,又對高副院長問道“辦學可還有什么困難”
高長江指著碼頭方向,答道“目前最大的困擾就是,學院距離魚市太近了。
其一,魚市那邊終日嘈雜紛擾,打擾學院這邊的清靜,更別說風向不對時飄來的氣味;
其二,學院里學生都是低齡孩童,如果不住宿,就全靠父母往來接送。
而魚市那邊把碼頭都占據了,導致學院交通十分不便,十分影響入學上課。
所以我一直想著,應該將魚市遷走”
雖然黃小六不是學院的人,但不可能放著林大官人不管,所以就像個隨從似的一直跟在后面。
聽高長江說到這里時,黃小六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