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姓尤的知縣答道:“縣衙自當鼎力支持!”
顧憲成臉上浮現出期待神色,指著前方一大片殘存臺基說:
“這里應當就是當年書院的主堂。重建之后,我準備命名為依庸堂。”
此時殘存臺基上放置著兩條木板,每條木板上都寫著一句話。
分別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很明顯一對楹聯。
顧憲成略有得意的說:“蘇州有一位叫錢允治的朋友,聽說我要重建東林書院,特意送來了這對楹聯。
我以為絕妙無比,他日要掛在依庸堂上,今日先請諸公鑒賞。”
“妙哉!”“甚好!”眾人仔細看過后,一起大加贊賞。
有一說一,這對楹聯確實出色,感覺在楹聯史上都能排得上號。
難怪顧憲成得到楹聯后,會為此得意。
回到家鄉閉關數月后,顧憲成感覺自己又行了,意氣風發的說:
“我雖不才,但只要諸公肯助我一臂之力,我就有信心在三年內,將重修的東林書院變為天下最知名的學院!
我會讓東林書院變成主持天下公議風向的地方!”
隨即顧憲成又對沈鯉問道:“沈公閑游林泉之余,不妨多來東林書院授課,可也?”
沈鯉很清楚,這是要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為“東林書院結黨”背書。
稍加思索后,沈鯉答應道:“可以。”
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不可能逆人心而動。
他很清楚,別人都已經更激進了,如果他不跟著表現出激進,就會被視為“叛徒”,遭到自己親手扶植起來的清流勢力反噬。
顧憲成心情大定,如果東林書院的名聲打出去了,成為政治輿論中心,即便自己在老家守制,也可以對朝政發揮出巨大影響力。
今后萬一在朝堂斗爭失利,也有了退路,不至于離開朝堂后就徹底失去權勢。
而另一個本地人鄒迪光正尋思著,現在氣氛應該到位了,可以說說文壇大會的事情了。
在場的這些人就算不論官職,在文壇也都是實力派,都可以文壇大會上發揮巨大影響的。
就在這時候,趙用賢指著東北方向,問道:“這里是怎么回事?”
眾人一起看去,便見在東林書院遺址的東北角,居然有一處獨立院落。
從修繕程度來看,這處院落還正在使用,目測占據了東林書院遺址的三分之一面積。
眾人走近些再細看,院門上掛著一個匾額,上面是“東林庵”三個字。
此刻院門打開了半扇,一個老尼姑探出頭來,朝著這邊張望。
眾人:“.”
這畫風,這氛圍,這逼格,突然有點急轉直下。
顧憲成大怒,轉頭對尤知縣大喝道:“早先說過,我要將東林書院遺址土地全部購買,其他閑雜人物都要清退了,這是什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