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蒙沒否認,「誰能不動心?」
「動心也沒戲!」林泰來直接給了答案,「還是老老實實的當戶部尚書吧。」
沒想到向來老成穩重的王司徒,竟然也道心不穩了,由此可見吏部尚書這個官職的誘惑之大。
王象蒙又問道:「一點希望都沒有?」
林泰來非常肯定的說:「除非你先離開吏部,還有那么一丁點希望。」
「那就算了。」王象蒙
睿智的說,「總不能為了一丁點不大的希望,就舍棄掉已經到手的果實,我王家不可得隴望蜀。」
對官場規則稍有理解的都能看出,王司徒確實沒什么希望。
一個侄子在當文選司員外郎,一個妹夫在當考功司郎中,誰敢讓王司徒去當吏部尚書?
除非有皇帝力排眾議的力挺,但王司徒明顯又不是那種靠天子施恩提拔上來的官僚,沒有多少圣眷在身。
兩人邊走邊談,王象蒙又對林泰來說:「官員考核方式只需要墨守成規就行了,沒必要折騰。
而且考核方式很難直觀的看出優劣,折騰出來的結果,以后是好是壞也難說。」
林泰來隨口答道:「不折騰怎么刷存在感?怎么顯得我勇于任事?怎么將我和一大群庸官區別開來?
至于以后的好壞,那跟我又有什么.啊不,至于成敗利鈍,非我所能睹也!」
王象蒙又疑惑的說:「我還是不能理解,你為何要提議恢復考成法?這不是沒事找罵么?」
林泰來眼皮也不抬的說:「你要是能理解,就不會做了十年官,結果官職還沒我大了!
如果不是你能力不夠,何至于還要我以身入局,親自來吏部主持大局啊。」
王象蒙:「.」
萬歷八年的進士,迄今正好十年,當到了文選司員外郎,這混的很差嗎?
雖然帶廷杖九年大圓滿御史成就是小姑丈幫忙刷出來的,調任吏部文選司也是小姑丈幫忙的
到了次日,林泰來又要繼續在三個衙署之間來回晃悠,兼職太多就是這樣苦惱。
坐在翰林院狀元廳里,林泰來長吁短嘆,此時結束了庶吉士早課的董其昌和周應秋聯袂而至。
看到林泰來似乎心情不大好,董其昌便問道:
「這又是怎么了?不就是在今天早課上,田學士沒讓你發表訓話么?何至于郁悶不樂?」
林泰來答道:「并不是這個原因,主要是想到,兩日后不得不去吏部考功司正式上任,就感到心煩意亂啊。」
董其昌、周應秋和同在狀元廳辦公的朱國祚、唐文獻齊齊無語,聽你林泰來這語氣,還以為派你去甘肅或者貴州當知縣呢!
林泰來絮絮叨叨的對董其昌抱怨說:「現在形勢不太好,因為我上任后部議就能正常召開了,而召開部議后就要擬定新吏部尚書候選人了。
但吏部尚書人選條件十分嚴苛,夠資格的人就那么幾個,偏生沒有我的人。
那你說我現在去考功司上任,到底有個什么意義?眼睜睜看著別人上位么?」
董其昌:「.」
天已經里聊死,真幾把沒法往下聊了!
擅長開解人的周應秋勸道:「人貴在知足,實在不行,九元兄就退而求其次,挑個吏部左侍郎也好。」
林泰來嘆口氣,「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