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站在王天官旁邊,不耐煩的說:“無人出來對質,如何是好?又該如何向皇上復旨?”
“不要緊,本部早有算定,必不致無法復旨也。”王天官不急不忙的說,氣度十分從容。
看在眾人眼里,只能說老王不愧是數十年的文壇盟主。
主持過不知多少次文壇大會,大場面從不會緊張和怯場。無論能力如何,這范兒不會差了。
隨即又聽到王天官繼續說:“在文壇雅集上,有個老規矩是分韻賦詩,每人抽到哪個韻腳,就根據這個韻腳作詩。”
說著王天官拿出了十幾支短木簽,“所以今日不妨也引用風雅,抽簽對質,也免得次序難定。
可惜金水河的狀況不太適合,不然對質之人分列河岸,然后曲水流觴更為風雅。”
眾人:“.”
老王你這是認真的?在朝堂上抽簽,是不是有點太過于清新脫俗了?
王天官拿著短木簽,對申首輔示意了一下,“來一支?”
申首輔緊緊攥住了手,強行克制住了該死的伸手沖動。
雖然抽簽似乎很好玩,但身為首輔,還是要顧忌到體面。
王天官又對林泰來示意說:“要不然,還是你親自來?”
林泰來本來就是放浪形骸的人設,倒是沒有太多形象包袱。
聞言便伸出手去,隨便拿了一支短簽出來,又看了眼后,大聲說:“左都御史陸平湖!”
一片驚訝聲響起,在這十幾支簽里面,林泰來上來就抽出了最大的一個,不知道這是手氣好還是手氣不好?
既然直接被點了,陸光祖避無可避,只能板著臉站出來。
林泰來先開口道:“你去年趁著我不在京師時,考滿蒙混過關,然后又從刑部尚書遷為左都御史。
我回來后必須要糾正風氣,以考功司郎中身份彈劾你在刑部尚書任上不稱職,有什么問題嗎?”
陸光祖答話說:“本院自認為在刑部尚書任上秉公無私,沒有辦過任何冤假錯案,何為不稱職?還請林吳門用事實說話。”
聽到這個稱謂,眾人卻齊齊下意識看向申首輔。
在當今朝堂,“吳門”這個尊稱默認是首輔申時行,然后被王天官推廣到林泰來身上,但一直不怎么普及。
至于對手政敵用“吳門”來稱呼林泰來,剛才更是第一次。
所以陸光祖可能是故意為之,在申時行和林泰來之間進行挑撥。
但拋開陸光祖的小心思不談,討論如何在官場上稱呼林泰來,似乎真是一個難題。
一般情況下,用官職雅稱比較多,比如吏部尚書就是天官或者冢宰、太宰,戶部尚書就是大司徒。
但林泰來身上的兼職實在太多,稱呼無從談起,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大部分時候還是只能用“九元”。
不過林泰來并不糾結這種問題,只接著陸光祖的話說:“既然你要事實,那我就給你事實。
據我所知,你在任期間,刑部積壓案卷和淹留獄囚的數目,一年增多百分之五。”
陸光祖很犀利的辯解說:“百分之五這樣的小數目,只是正常范圍內的上下浮動而已,并不值得過于關注!
你如果只因為增多百分之五,就判定本院不稱職,堪稱吹毛求疵,何異于雞蛋里挑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