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思索一
番后,猜測著說:「也許是令尊預感即將遭到猛烈攻訐,所以暗示我準備出手幫忙?
畢竟令尊身為首輔之尊,拉不下臉面求我這個小輩,所以只能通過你暗示了。」
申用懋想了想這種可能性,點頭道:「莫須有。」
林泰來便嫻熟的報價道:「你回去告訴令尊,只要讓給我一個工部左侍郎位置就行了,這很劃算吧?
我先前答應過翰林院陳學士,讓他去工部避避風
頭,正好一并辦了。」
申用懋:「.」
老爹說不想搭理林泰來,林泰來說后面局勢與他無關,真是信了你們的鬼!
如此申用懋得了準話,就回去復命了。
及到次日,林泰來沒有去研究鐃歌藝術,也沒有為了選址而奔波。
他一大早就來到了吏部,對王天官請示說:「我認為今天應該召開部議,推舉一下工部堂官的人選。」
王天官有點詫異的說:「宋尚書尸骨未寒,現在就推舉后續人選有點著急了吧?」
林泰來強調說:「他又不是在任上去世的,先前已經被罷官了,我們吏部推薦后續人選,與他去世無關!」
看林泰來著急,王天官就傳話下去,讓相關官員都來開會。
王天官宣布了會議主題后,吏部左侍郎劉虞夔提議說:
「工部左侍郎曾同亨年資深厚,又兼勞苦功高,早該升尚書,不過朝廷未得虛位而已,如今他升為尚書可謂是順理成章。」
林泰來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反對劉虞夔的提議。
眾人都略感詫異,這位曾同亨有個弟弟叫曾乾亨,可是標準的清流黨人,你林泰來居然沒有發言反對。
曾同亨是嘉靖朝中進士的老人,在工部當了很多年左侍郎,又親自在壽宮現場督工數年,論資歷、功勞確實早該升尚書了。
所以曾同亨是那種被朝廷上下公認應該升工部尚書的人,硬要逆著輿論阻攔的話,非常敗路人緣,會付出很大代價,完全不值得。
雖然林泰來答應過陳學士,幫忙將陳學士調到工部或者刑部,但一個工部左侍郎就夠了。
真犯不上為了陳學士,付出巨大代價去爭奪工部尚書,兩人之間的關系還沒到那個份上。
王天官事先和林泰來通過氣,知道林泰來的想法,所以也不拖節奏,又開口道:
「若工部左侍郎曾同亨升為尚書,又可用誰來補為左侍郎?」
這會兒林泰來當仁不讓的說:「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掌翰林院事陳于陛!」
聽到這個提議,頓時滿堂嘩然,所有人都被這個提議驚到了。
將一個請貴無比的翰林院掌院學士調為工部左侍郎,你林泰來是認真的?
這是一名銓政工作者所能說出來的話嗎?只有外行里的外行,才會這樣安排人事工作吧?
雖然都是三品,但這里面的清濁差別可就大了,兩者之間完全不互通的好吧。
吏部尚書王世貞不說話,左侍郎劉虞夔便質疑說:「讓陳學士去工部并不妥當。」
林泰來反問道:「那你認為,誰補任工部左侍郎比較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