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這樣的令人唏噓,得到什么的同時,就一定也會失去什么,這大概就是成長吧。
難怪王老盟主當上盟主之后的詩詞,大多平平,遠不如年輕時的清新流麗。
未必是王老盟主才氣退步,而是沒有那個心情去寫了。
眾人看著林泰來的蕭索背影,不禁面面相覷,難道剛才吹捧的哪里不到位?
秦巡撫對眾人解釋道:“以林九元之才華和傲氣,與我等俗人的追求豈能相同?
我們的追求只是收獲一兩聲謬贊,而林九元的追求則是震古爍今,所以他一定是因為無法超越崔顥而介懷。”
還有人疑惑說:“林九元詞中引用了東吳典故,可是東吳的武昌城并不是現如今的武昌城,其地址應當在鄂州。”
秦巡撫斥道:“你以為憑九元真仙的才華學識,會不知這些典故么?
所以肯定是故意這般寫,為了達到一種古今融合、時空交錯的意境而已。”
眾人下了樓后,察院幕席施綸忽然對秦巡撫提醒說:“九元公今天寫了兩篇詞,兩篇。”
秦巡撫一時沒明白,施綸到底想強調什么。
施綸又提醒說:“如今黃鶴樓的本體也是兩層。”
秦巡撫頓時恍然大悟,“幸虧有施先生幫我查漏補缺!”
兩層樓,兩篇同詞牌的詞,一樣的數字,這還不能說明問題么?
隨即秦巡撫對施綸指示說:“你親自去辦!找最好的工匠制作兩扇石屏風,刻上林九元今天這兩篇詞,放置在黃鶴樓中!”
林泰來從黃鶴樓出來后,在周圍也游覽了一番,秦巡撫繼續作陪。
等游興差不多后,林泰來對門客顧秉謙問道:“明日有什么約請?”
顧秉謙答道:“方伯劉公設宴款待東主,李卓吾也會作陪。”
林泰來卻又對顧秉謙問道:“按察使侯世卿可曾下帖拜問或者送上什么土產?”
顧秉謙非常肯定的答道:“并沒有。”
林泰來冷哼道:“真有取死之道!”
而后便又對旁邊的秦巡撫說:“這次我過境武昌,秦中丞的盛情讓我銘記于心,等臨走前,就送中丞一件重禮吧。”
秦巡撫連聲道:“九元君言重了!怎敢怎敢!”
林泰來不由分說道:“這侯臬臺也不甚老實,我就整治一下他,也算是回報中丞的盛情了。”
雖然知道按察使侯世卿不太老實,但秦巡撫心態上更傾向于息事寧人。
畢竟侯世卿是有組織的人,背后有整個清流勢力撐腰,尤其都察院左都御史陸光祖、刑部尚書孫丕揚都是風憲這條線的最高層。
而他秦巡撫上層背景相對薄弱,和侯世卿硬拼不是什么明智之舉。
林泰來是過境的,放完火就走了,但他秦耀還要繼續留在這里滅火。
所以秦巡撫急忙說:“不用與姓侯的一般計較,以免被人說嘴,壞了九元君的名聲。”
這意思就是,前面侯世卿不請客送禮,后面你就收拾他,傳出去影響名譽啊。
林泰來不滿的說:“我在乎的是一點土產嗎?不,我在乎的是態度!
如果侯世卿故意拿我來標榜清廉正直,而我又無動于衷,傳了出去后,若別人都紛紛效仿,又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