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韓世能和趙志皋乃是同年,而且都是同年里年齡比較大的,故而很有共同語言。
在文淵閣中堂,韓世能將《林九元訓話摘抄》展示給趙首輔看。
又問道:“可以借此選拔教導庶吉士乎?”
趙志皋答道:“有何不可?”
“可這是不是太過分了?”韓世能質問道。
而后趙首輔很溫和的對老同年說:“如果你實在無法容忍這些,也不必勉強自己。
詹事府詹事還在空缺,你可以遷轉為詹事,一樣可以發光發熱的。”
韓世能:“”
什么叫用最溫暖的語氣說最冰冷的話,今天算是體會到了。
打發走了韓世能,趙首輔又把其他閣臣召集起來開會。
如今朱賡已經從浙江抵達京師,內閣閣臣已經全部就位,有些事情也不好再拖下去了。
“你們三人至今未加殿閣號,我欲向圣上奏請,但不知誰該在前。”趙志皋說。
剛開始在文淵閣上班的朱賡卻道:“其實比起我等的殿閣號,朝廷中還有更要緊的人事吧?
我路過蘇州時,林九元也問起過,禮部尚書至今仍在空缺,卻是為何?”
張位和李春:“”
一開口就是林九元,如果不是抬頭看了眼,還以為這是趙首輔在說話!
趙志皋對朱賡解釋說:“關于禮部尚書之任職,先前我奏請直接欽點,但皇上又下旨說讓吏部推舉。”
禮部尚書雖然是六部尚書,但屬性與翰林、大學士這種詞臣有點接近,法理上可以由皇帝直接欽點,也可以經由廷推。
而后趙志皋繼續說:“但吏部的王天官私下里以揭帖關白內閣,說如今高位詞臣各有所用,吏部難以推出人選。
若強行推舉,只能越級超擢人選,但這超擢詞臣之權又應歸于圣上,吏部不敢擅專。”
朱賡嘆口氣說:“近一年來詞臣調度頻繁,不敷使用,吏部的為難也是情有可原,林九元也預見到禮部尚書必定難產。”
如今的一線高級詞臣里,張位、朱賡、李春已經齊刷刷入閣,于慎行、陳于陛都閃現到別的部當尚書了,黃鳳翔主持翰林院工作,沈一貫丁憂,羅萬化剛被廢了。
至于禮部左侍郎趙用賢,名聲差了點,而且是隆慶五年登科,比起如今的一線詞臣資歷也有所欠缺。
所以吏部也不是完全推脫責任,或者怕得罪人,按照制度規矩,真找不出合適的詞臣當禮部尚書。
高級詞臣不夠用的,除非從二三線詞臣里越級提拔,這只能讓皇帝來拍板。
趙志皋總覺得朱賡似乎有話想說,而且可能是帶來了林九元的最新精神,便主動詢問道:“你還有何見解?”
朱賡答道:“我沒什么見解,但路過蘇州時聽林九元說,如果真沒有合適人選,就不妨讓閣臣兼職管部禮部尚書。
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先例,可以作為權宜之計,還是林九元這樣的年輕人活絡啊。”
大明體系里,內閣和六部是分開的,物理意義上的隔絕。
不過在非常時候,也不是沒有過大學士兼職尚書的情況,但極其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