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如松兵團后面渡江的麻貴丶董一元兩個兵團共計十九個縱隊兩萬七千人,也已經抵達了順安。
聽到平壤大捷的消息,三兵團董一元還算淡定,但二兵團麻貴可就心急的坐不住了。
東李西麻,兩家有機會總要爭一爭風頭的。
別管平壤大捷到底是誰指揮的,到底誰是首功,李如松以及李家將好歹也參與了,而他麻貴還什麼事都沒做!
而且從平壤大捷的戰損比來看,倭兵的戰斗力也就那樣。
那李如松憑藉二十七個縱隊將近四萬大軍,后面說不定可以直接橫掃南北了。
那還有他麻總兵什麼事?難道他麻貴來朝鮮國,是為了旅游來的?
所以聽到林經略返回順安,麻貴第一時間就拉上董一元,到幕府拜見并求戰。
李如松兵團打平壤太累了,可以多休息幾日,他們麻貴兵團可以代勞南下。
“不,你們兵團和董一元兵團的任務不是南下,而是向東!”林經略堅定的說。
麻貴作為兵團主將,早就收到過一定風聲,對但這時候又有點不情愿了。
初戰大捷,眼看形勢一片大好,向南可以收復開城丶漢城兩京,臉面光彩。
向東又能干什麼?鉆山林子?也不對,據說朝鮮國石山多,林子少。
林泰來也不廢話,直接說:“本部院與你們親自同行,橫穿這數百里山區!”
和初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李如松一樣,麻貴也大驚失色!下意識的說:“這怎麼可以?軍門如何能涉險?”
若只是他麻貴去冒險,萬一出了岔子,還有人撈自己。
但林經略要是一起去,又出現不測,那誰還能救他麻貴?
林經略鏗鏘有力的繼續說:“這樣冒險的行軍,怎麼能將責任全部加于你身上?
本部院一人做事一人當,親自與爾等同行!若遭受失敗,責任都由本部院一人承擔!”
麻貴只能對林經略心服口服,不是每個帥臣都敢這樣身先士卒,敢這樣不畏風險的。
再說連林經略都放棄了南下連續收復“三京”這條“光榮之路”,愿意陪著自己鉆山溝,自己還有什麼可說的?
如果還不情不愿的矯情,那就有點不知好歹了。
見已經折服了麻貴,林泰來又語重心長的忽悠說:“老麻啊,二三兵團東進是經略幕府的重要戰略決策,其中意義同樣重大。
那東線的加藤清正乃是倭國威名赫赫的武將,外號虎加藤,其麾下也是倭軍之精銳。
若能斬殺或者生擒加藤清正,對倭寇的震懾勝過十個小西行長!”
麻貴行禮道:“軍門不必再多說了,在下省得!
那加藤清正必須是倭國第一猛將,加藤兵團也必須是倭國最精銳之軍,軍門說是就一定是!
欲平定朝鮮國倭亂,必須先擊敗加藤清正,殲滅加藤兵團!
所以東進攔截和殲滅加藤清正的重要意義,在下都懂,并且要盡快傳達到各縱隊!”
林泰來:“.”
不得不說,這老麻情商比李如松要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