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使用鞠景仁,可以表達出一些自己不便于公開宣之于口的深意。
聰明人看到他林泰來重用朝奸鞠景仁,應該就能想明白他的心思。就是那種不愿把被收復各地統治權歸還給李朝小朝廷的微妙心思。
打發了鞠景仁去做事,然后林天帥又繼續下令道:“城東五里有山名曰長德山,讓所有降兵放下武器離開城池,前往長德山扎營!”
看起來這道命令也很正常,近萬降兵不可能仍然聚集在城中,另行安排營地也是應有之義。
接受倭兵投降后,咸鏡道吉州之戰基本上順利結束,這是林天帥入朝后親自指揮的第三次較大規模戰役。
繼一天一夜攻克平壤府、兩天一夜攻克咸興府之后,林天帥又創造了三天攻克吉州、全殲敵軍的戰果。
是役大明官軍直接殺敵一千余人,俘獲敵軍八千余人。
倭軍第二兵團主將、倭國關白嫡系親信、肥后國熊本藩初代大名加藤清正被林泰來親手斃于陣前,字面意義上的“親手”。
到此經過北方兩道的三次戰役,林天帥已經累計殲滅倭兵三萬七千人以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吉州城沒有像平壤城、咸興城那樣遭受“戰火”荼毒,較為完好的保存了下來。
所以光芒如太陽、拯救半島萬民于水火、再造藩邦功績巍峨如長白山、恩情永遠被還不完的林天帥不必在城外上風口扎營露宿了,可以安安穩穩的住在城內屋舍內。
(注:此時朝鮮國提及長白山指的是咸鏡道鏡城長白山,乃是咸鏡道的最高峰,并非后世中朝交界處的長白山。
又因為李朝太祖出生在咸鏡道,所以鏡城長白山被賦予了一定政治色彩,朝鮮人有詩歌云:山從長白山來太祖大王乃生。)
朝鮮國在州級設置的地方主官叫州牧,林天帥入城后,就將經略幕府行轅設在了原州牧官署。
在不大的木桶里泡了個舒適的熱水澡,林泰來的身心得到了極大放松,唯獨遺憾沒有異性助浴。
從西海岸橫穿四百里山區來到東海岸,以孤軍姿態殺入咸興道,確實冒了一定風險。
雖然林泰來在別人面前始終云淡風輕、鎮定自若,但內心一直如履薄冰,唯恐因為自己決策失誤葬送三萬多大軍。
如今全殲了倭軍在咸鏡道的第二兵團,林天帥終于可以暫時松弛下來了。
雖然咸鏡道大半數地方還沒觸及,但那也只是“傳檄而定”的問題了,根本就不用派兵。
如今各城還都是由投靠了倭寇的朝奸把守,但有鞠景仁這個“千金馬骨”在,各城朝奸都應該明白,應該選擇誰當新主人。
不向英明神武、光芒如太陽、巍峨如長白山的天帥反正,難道等著被李朝小朝廷清算
正當林泰來正在考慮,今天怎么改善伙食時,麻貴又進來請示了。
“城中原本有兩千投靠倭寇的朝鮮兵,他們不想和倭兵一樣去俘虜營,吵吵著也要為軍門效力。
這幫朝鮮偽軍的將領韓克諴現在就在轅門外,長跪不起求見。”
此刻求見林天帥的人有點多,鞠景仁、朝鮮國王大王子臨海君都想來拜見。
林泰來也懶得分批應酬,干脆一并叫進來接見了。
于是把王子出賣給倭寇的鞠景仁、大王子臨海君、投降倭寇的偽軍將領韓克諴共聚一堂,屋里氣氛似乎有些尷尬。
林天帥對此無所謂,只要自己不感到尷尬,那么尷尬的就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