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似乎不敢相信,問道:“真的要去打漢城?”
林泰來嘆道:“節日過完了,天氣也變暖了,雨水也停了,糧草軍資也寬裕了,將士也休息夠了,后方也穩定了,新的援軍也要到了,我已經實在沒有理由不打了。”
李大將調侃說:“怎么?只要還能找到借口,軍門就繼續按兵不動?”
林泰來答話說:“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能幫本部院想出一個新的合理借口,那就繼續不動。
畢竟收復了漢城也是麻煩事,到時朝鮮國王肯定哭著喊著要回京。”
李如松:“.”
那今天喊大家開會是來干什么的?一起幫你想新的借口?
三兵團主將董一元打圓場說:“雖然今天只能紙上談兵,但能議論如何攻打漢城也好。”
昨晚操勞的林泰來打了個哈欠,很隨意的道:“那你們議論吧,就算想不出什么破敵良策也不打緊。”
眾人齊齊無語,經略公你這什么態度?你到底有沒有開打的想法啊?
林泰來解釋說:“我軍進入朝鮮國以來,時常為糧草而焦慮,倭兵跨海而來,更甚于我。
先前倭兵為何分散于八道,除了鎮壓地方的原因之外,還是為了就食于地,減輕后勤壓力。
而現在倭軍為了防御我軍,幾萬兵馬集中在漢城,糧草必定緊張。
而且倭兵的基地釜山距離漢城千里之遙,又有朝鮮義兵大肆騷擾,供給也肯定更艱難。
從去年到現在,數萬倭軍盤踞漢城四個月,消耗極為巨大,我估計倭軍快耗不下去了。
此時大概倭兵已經有從漢城撤退的想法了,就算我們什么也不做,兩個月內倭兵也會撤出漢城。”
無錯版本在讀!首發本小說。
眾將面面相覷,難道坐著不動,就能收復朝鮮王京漢城?
這話聽起來太玄幻,不過從林經略嘴里說出來,似乎又有幾分可信。
混熟了都知道,林經略說出來的話,似乎越是離奇就越是可信。
如此說來,先前兩三個月不出戰莫非也是一種計策,就是為了消耗倭軍糧草?
李大將忍不住道:“所以今天軍門召我等前來,真就是閑談的?”
“也不完全是。”林泰來說:“如果倭兵自行從漢城撤退,而我們什么也沒做,那我們的戰功又能有多大?
故而今日閑來無事,召集爾等共聚,商討一下怎么假裝攻打漢城。”
眾將官:“.”
這算不算文武兩能,軍政全才?經略公你這濃眉大眼、熱衷先登斬將的猛男,居然也會琢磨虛報戰功。
林泰來看著還在發愣的幾個人,直接點名李如松,鼓勵道:
“來,你先說幾句!畢竟在虛構戰功這方面,你們李家也堪稱家學淵源了,令尊的經驗比我們加起來都豐富。”
李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