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吉繼心急如焚的說:“在下已經知道閣下的條件了,但在下無法做主,需回去稟報請示。”
林天帥極度不耐煩的說:“來個人又不能做主,也真是麻煩!
讓小西行長陪你回城,如果有什么結果,就讓小西行長再過來告知!”
大谷吉繼行了個禮,也不再多說什么,帶上小西行長匆匆回城。
目送大谷離開,林天帥在心里復盤了一下今天談判的過程。
總體而言中規中矩,稱得上正常發揮,應該算是完成了“打草驚蛇”任務吧?
又回到營中,對李如松說了下情況。
李大將便道:“如果軍門你的情報準確,倭寇被這樣驚嚇后,肯定要棄城撤退了。”
而后又不太放心的問道:“軍門所言及的情報真的準確么?倭寇目前所剩存糧真的只有兩個月?倭寇內部真的有撤退之意么?”
林天帥神神道道的說:“如果另一個你不忽悠人,情報應該就是準確的。”
李大將:“?”
什么叫“另一個我”?你是不是想談論哲學?
在上輩子時空,但凡看過點萬歷壬辰戰爭過程的,都會對收復漢城這段有印象,細琢磨又會產生迷惑。
歷史上李大將的戰報是:三月初焚燒倭寇龍山倉,燒毀倭寇存糧數十萬然后倭寇從漢城逃走。
不過根據記錄,在李大將戰報里三月初就糧草盡毀的幾萬倭寇一直拖到了四月中下旬,才從漢城撤退。
對照之下就能推斷出,李大將發動家學淵源藝能,果斷在戰報里吹逼了。
真實情況很可能是,四月中下旬,幾萬漢城倭寇憂懼糧草問題,主動從漢城撤退。
正好李大將先前針對倭寇龍山倉進行過一定破壞工作,然后就順理成章的把倭寇撤退、收復漢城的功勞攬了過來。
建立在這個信息基礎上,那么就能推斷出,現在也就是三月初,漢城倭寇的真實存糧大概最多支撐兩個月。
所以在歷史上,漢城倭寇耗到了四月中下旬,就主動撤退了。
林天帥為啥拖到三月份才進攻漢城,除了其他緣故之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盡量能和原本歷史對上號,便于推斷倭寇的相關數據。
不多時,小西行長從漢城回來了,并且帶回了最新消息。
“石田治部三成說,還需要一定時間來思考條件,并且說服小早川隆景、福島正則等主戰派。
等兩日后,再次在慕華館進行談判,希望經略公也將議和條件稍微放寬一些,以促成議和。”
林泰來和李如松對視一眼,這回復看著很合理,毫無破綻的樣子。
但如果相信倭寇的人品,就應該能想到,這是需要用兩天時間準備逃跑?
兩天后重啟談判就是緩兵之計和瞞天過海的掩護?
李如松開口道:“無論如何,還要繼續麻煩軍門出席談判,避免倭寇起疑心。”
到時老弟你跟倭寇慢慢談著吧,哥哥我去殺敵立功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