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將站在一處視野良好的山坡上,指揮若定,有條不紊。
對土壘和城墻外的倭兵,重炮轟了騎兵沖,騎兵沖了重炮轟。
對江邊土壘內的倭兵進行孤立和分割,然后燃起濃煙,阻擋土壘中倭兵的視線,讓倭兵火銃手難以發揮。
對于已經過了江的倭兵,放任不管;對于沒過江的倭兵,用騎兵和火銃往江里驅趕。
另外派一軍,專門在光熙門這里進行攻打,牽制襲擾未出城或者剛出城的倭軍,如果出現機會,就拿下光熙門!
雙方加起來有六七萬左右的兵馬,聚集在光熙門到漢江一帶,算是一場兵力密度空前的大戰了。
看著眼前的大場面,李大將感覺自己的武將生涯達到了巔峰。
戰場漸漸細分成了幾個方面,站在高處的李大將依然指揮若定、有條不紊!
二三十個縱隊齊齊裝在心里,一道道命令傳達下去,完全不虛多線操作!
正當這時候,林府家丁二代于忠良快馬趕到,向李如松道:“經略公急報!”
李大將問道:“有何急事?莫非林軍門已經殺了那什么大谷吉繼?”
于忠良稟報道:“大谷吉繼欺瞞我軍,確實已經被斬”
李大將渾不在意的說:“斬就斬了吧!已經無關大局了。”
隨即于忠良繼續說:“用大谷吉繼的尸首在敦義門叫門,倭軍守門大將乃是大谷吉繼的家臣,為換回大谷吉繼尸首,從城門撤走了。”
李大將突然產生了一些不好的預感,連忙追問道:“然后呢?”
于忠良心里略微于心不忍了一下,答道:“然后,然后經略公率先登城,已經拿下敦義門,數千標營官軍應該已經入城。”
轟!李大將感覺腦中被炸了一下,下意識的問:“先登?”
于忠良回答說:“沒錯,確定以及肯定是先登。”
“啊啊啊!”李大將壯懷激烈,仰天長嘯。
自己在這邊辛辛苦苦殫精竭慮,就是為了讓林經略兵不血刃、輕輕松松的先登入城嗎?
那倭寇都是二傻子嗎,一具尸首就能換城門?
于忠良連忙對李如松左右親兵叫道:“快去召李如柏將軍!”
眾人疑惑不已,你這小年輕是什么意思?
于忠良趕緊補充說:“經略公有令,若李大提督因為心理原因無法繼續指揮,就請李二將軍代替指揮!”
“不必了!”李大將又被刺激得瞬間清醒過來。
再讓他放棄指揮殲敵的榮耀,沒門!
“欽差大臣”于忠良評估了一下李如松的狀態,又道:“經略公還有命令,要求盡可能多抓俘虜。”
“知道了。”李大將冷漠的答應。
而后李大將就像是一個莫得感情的指揮機器,冷漠的繼續指揮戰局。
不多時,又傳來好消息,經略標營數千人抵達光熙門,從城里進行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