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戰報寫得很精彩,這次勝利也很輝煌,第四次先登和殲敵三萬非常令人震撼。
這都是很好很好的話題,可大家還是更關注吏部。
三千里外的戰事,哪有吏部即將擬出的“裁汰名單”刺激?
尤其是本次京察業務由林黨主導的情況下,那就更刺激了。
林黨和清流黨人關系有多好,大家都知道。
據說京師地下賭坊已經為所有知名清流黨人都開出了上“裁汰名單”的賠率,投注非常火爆。
如果有身居要職的清流黨人被裁汰,別人不就有機會了嗎?
但吏部尚書王世貞近日公開的最大動作,卻是組織今春京師文壇大會。
至于文壇大會的主題,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是“東征”,不然難道還能是春天嗎?
最近這三年,自從林詩宗的工作重點轉向出外征伐,文壇就開始刮起了猛烈的邊塞詩和軍旅詩風潮。
據說這叫做“文學應當反應時代特色,要具備現實性”。
到了三月底,文壇大會先勝利落幕,被文壇老盟主點評第一的詩歌是一首七律。
“玉節翩翩拂曙霞,帥臣銜命拜京華。
紫泥詔下九天闕,綠水江通十月槎。
投筆云封西掖草,擁旄霜放北山花。
扶桑日出今應近,回首長安意轉賒。”
眾人觀之無不嘆服,本詩果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以及深刻的現實意義。
當年在蘇州勇敢反抗文壇霸權的少年,是不是活成了他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開完文壇大會的王老天官終于開始關注本職工作,在三月的最后一天召集了吏部所有堂官丶司官開會。
王老天官看著左右侍郎丶三名郎中(考功司郎中林泰來缺席)丶四名員外郎丶八名主事,淡淡的說:
“昨日考功司將本次京察裁汰官員的草擬名單交到了本部這里,今日先公示給爾等。”
然后老天官又對考功司員外郎陳允堅說:“你代替老夫念吧。”
陳允堅便站了起來,拿著名單,毫無感情色彩的念道:
“經過考察,才力不及丶行為不謹者有掌道御史錢一本丶禮部主事顧允成和張納陛丶國子監助教薛敷教丶行人司行人高攀龍”
其他事先不知情的人聽著這些人名,一開始并沒有多大的驚訝。
到目前念出來的人名都是清流勢力的人,但這太正常了。
畢竟這是林黨主導的裁汰名單,如果上面不是清流黨人才叫奇怪。
但是聽著聽著,大家感覺也有點古怪,總覺得有哪里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