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心涼了(求月票)
經過反覆盤算,林大帥還是將下一階段主攻方向放在了蔚山。
做出決定后,林大帥便向李如松下令說:“你們第一兵團的左路李如柏部九個縱隊,暫時劃歸我直接指揮。
給三天時間做好準備,將兵員補充齊整了,然后隨我出發前往東線慶州,準備攻打蔚山。
另外從你們第一兵團調集二百門重炮,隨同李如柏部行動。”
李如松第一兵團因為兵力比較多,所以又設了左中右三路,左路由李如柏統領。
李如松傾向于把二弟留在身邊,也不想把二弟送到東線麻貴那邊去,便請求說:“可否選另外兩路官軍之一隨同軍門?”
林大帥不容反駁的說:“只要李如柏部。”
如此李大將也就不再說什麼,依照命令行事。
明軍內部之間的派系也堪稱是錯綜復雜的,北兵和南兵之間,李家東軍和麻貴的西軍之間,都有各自的山頭。
在原本歷史上,有些戰役明軍打得很艱苦甚至敗退,原因之一就是內部矛盾問題,以及和朝鮮方之間的矛盾。
還好在本時空,林大帥因為先前在西北青海丶甘肅丶寧夏的一系列輝煌勝利積攢下了足夠威望。
又加上自身勇冠三軍,還有九元真仙這樣的神話色彩,以及pua大法效果不錯,所以完全能壓得住所有軍頭,最大程度的減少了內部矛盾。
另外林大帥用物理手法完全摒棄了來自朝鮮國方面的干擾,也避免了被朝鮮國官軍拖后腿,有力的保證了戰事順利。
三天后,林大帥帶著經略標營三千兵馬和李如柏部一萬一千兵馬,以及兩百門重炮,出發前往東線慶州。
同時又下令李如松第一兵團兩萬兵馬丶李昫第四兵團一萬五千兵馬分別從北邊和西邊兩個方面,向倭寇集團施壓,盡可能牽制更多倭軍。
但這兩個方向以尋求野戰為主,避免進行攻堅。
又數日后,林大帥抵達慶尚道最東端的慶州,距離倭寇盤踞的蔚山只有七八十里。
正常行軍一天就到了,若快馬加鞭也就一個時辰的事情。
第二兵團主將麻貴已經等候多時了,早將慶州牧衙署收拾出來給林大帥。
風塵仆仆的林大帥洗了把臉,就把麻貴叫進來談話。
麻總兵坐下后,忐忑不安的說:“有件事情須得先讓大帥知曉。”
林泰來疑惑的說:“什麼情況?你擅自行動,吃了敗仗隱匿不報?”
“那沒有!”麻貴連忙說:“先前一路南下,經過江原道和慶尚道北部,先后有三千多朝鮮義兵來投奔。
楊登山帶著三千人留在了咸鏡道,我這里南下兵馬就只有一萬四千了。
一直感覺不太夠用,所以我就將那些朝鮮義兵收了下來,作為我軍的補充。”
林大帥皺了皺眉頭,吐槽道:“收留這些義兵有什麼用?
如果真到了打硬仗丶拼死戰的時候,你信不信這些朝鮮義兵的表現必定是陣亡數十丶潰散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