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帥嘴里總說“炮灰”這個詞,麻總兵還不太懂,但今天看到冒著天兵炮擊拼死攻城的朝鮮義兵,總算是徹底明白什么叫炮灰了。
打發走了已經激動到不知什么叫疲倦的朝鮮義兵將領,林大帥又對麻貴說:“大兵團作戰,最重要的是節奏感,該快時快,該慢時慢。
島山城是一個好劫材,如果不加以徹底利用,豈不可惜?”
麻貴也有自己的思考,趁機問道:“莫非大帥是想圍點打援?”
林大帥點頭說:“確實也可以這么說,島山城中有好幾位豐臣秀吉的親屬嫡系,不是發小的后人就是正妻的外甥。
如果這樣一群人被圍困在島山城,其他倭兵怎敢不救?救不出來只是能力問題,救都不救那就是態度問題了。
所以暫時不必攻打島山城本丸,趁機多消滅倭寇有生力量,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
麻貴答道:“在下已經已經明白!”
林大帥又道:“另外,如果從全局眼光來看,我大明水師還在熟悉南海的海情,尚未徹底封死倭寇海路。
如果我們陸上進度太快,幾天就攻破蔚山,再幾天就殺到釜山,那么倭寇必定如同驚弓之鳥,毫不猶豫的乘船逃回倭國,無異于縱虎歸山。
所以目前我方的進攻不能太快,要等水師取得決定性大勝,徹底封死海路。
然后在陸上步步緊逼,最后才能達到全殲倭寇的目的。
如能抓個幾萬俘虜,那就更好不過了。”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麻總兵:“.”
前面的分析還算正常,怎么最后一句就這么奇怪?
你林大帥去年還完全不要俘虜,而今年為了盡可能多抓俘虜,竟然要“拖延”戰機了?
林大帥拍了拍麻總兵的肩膀,故作高深的說:“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是為經濟服務的。”
麻貴不想再聽大帥上課了,直接問道:“如果不繼續攻城,在下明日做什么?”
林大帥下令說:“你率領本部兵馬,負責去西邊打援!
雖然目前你的戰績不如李如松,但也別差的太遠吧?
所以本帥就將擊敗援軍的任務交給你了,希望你能多刷點戰績!免得將來班師時,在李如松面前不好看。”
聽到這話,麻總兵就像是打了雞血,拍著胸脯說:“大帥放心,在下必定竭盡全力!”
到了次日,麻貴就率領本部一萬四千兵馬,向島山城西邊而去。
以大明精銳邊軍的戰斗力,麻總兵自信憑借部下這一萬四千兵馬,就算遇上三四萬倭軍也不帶怕的。
又次日,便有探騎回報說,有兩路倭寇大軍水陸并進,向著蔚山這邊而來。
乘坐船只沿著太和江而來倭寇的旗幟上,有圓圈十字圖案,人數不詳。
而陸路倭寇的旗幟上,有圓圈三葉的圖案,人數約有三萬左右。
跟倭寇打到現在,大明這邊探馬也都知道,倭寇將領往往以“家紋”為戰場標識,所以回稟情報時,也會帶上家紋圖案描述。
麻貴不懂分辨倭寇的家紋,但無所不知的林大帥應該懂,就算大帥不懂,小西行長也該懂。
所以麻總兵在第一時間,就迅速將所有情報發回鶴城山主營,請林大帥進行分析判斷。
其實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比大多數貪圖功勞的將領靠譜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