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到林天帥,麻總兵忍不住抱怨說:“先前說好,西路由在下獨立指揮,大帥你并不干涉。”
林天帥安慰道:“情況有點了變化,老麻你聽我一句勸,此次來犯的敵軍水太深,你把持不住。”
麻總兵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把大帥招來的,只隱隱感覺自己可能不該那麼詳細的報告情報。
“水到底有多深?”麻貴不甘心的問道。
林大帥如實回答:“據我望氣,未來的日本國王就在敵陣中。”
麻總兵愕然,雖然他讀書少,但大帥你也不能這麼不走心的騙人吧?
在自己這不是掐指一算就是望氣,但大帥你忽悠李如松的時候,肯定比這走心多了!
稍加休息后,林天帥就親自縱馬上了旁邊土丘,觀察倭軍陣營。
卻見倭軍營地全部在太和江對岸也就是南岸一里外,隔著河水與河灘己方對峙。
隱約還能看到大量倭兵正在營地外圍挖半身高的壕溝,同時堆土為掩體。
另有二百多船只分成東西兩組,分別在太和江的上下游南岸停靠,與營地形成犄角之勢。
很明顯,鐵炮足輕可以在船只上,以船艙為掩護進行射擊,這是倭兵很習慣的打法。
看著看著,林天帥就皺起了眉頭,對麻貴說:“敵軍明顯是要采取守勢,實在太踏馬的過于穩健了!”
利用河水丶河灘丶壕溝為外圍,明顯是為了克制大明騎兵的。
就算是天帥,每每遇到這種依仗火繩槍犀利堅決死守的倭軍,同樣非常頭疼。
大明精銳邊軍的戰斗力肯定高于倭軍,野戰一萬兵馬打三萬倭兵都能有的打。
到目前為止,入朝天兵勉強克服了糧草短缺問題后,最大弱點就成了兵力少,實在消耗不起。
不像倭兵,從平壤到漢城被殲滅了六七萬人,但還能剩七八萬龜縮在南海岸,然后又用海船把德川軍運來了。
所以林天帥對于強攻,一直非常慎重,不愿意犧牲太多兵員。
聽到林大帥的吐槽,麻貴也很無奈的說:“眼前敵軍明明是來救援島山城的,兵力又至少兩倍于我軍。
在這種情況下,彼輩也不肯主動出擊丶積極進攻,卻只想在這里死守,真是情何以堪。”
通過對倭軍行軍丶筑營的觀察,能判斷面倭軍總兵力在四萬左右,而己方加上天帥標營也不過一萬七千人。
四萬人對一萬七千人擺出死守架勢,麻總兵對此也是無語了,難道對方就不著急島山城情況嗎?
就不能出個“四萬對一萬七,優勢在我”的敵將嗎?
林天帥嘆口氣說:“第一,這說明倭軍對我軍騎炮結合戰法已經有了充分了解,所以堅決避免野戰;
第二,還真有可能是那位外號老烏龜的來了,不然敵軍能這麼穩健?”
觀察完敵陣,林大帥喊了小西行長,吩咐說:“你和沈惟敬充當使節,前往對面走一遭,就說是約戰!
當然主要目的是探查信息,看看是不是松平竹千代親自來了!”
麻貴看著小西行長,對林天帥提醒了一聲說:“只怕小西有去無回啊。”
林泰來不以為意的說:“不回來就不回來吧,正所謂用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