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身處劣勢,也說不出有底氣的話,最后只能說了句:“愿聞其詳。”
他感覺這句話算是擠兌,你林天帥張口胡扯一個三百萬石,能有什么根據?
但半個時辰后,德川家康就后悔了.
林天帥聽到后,立刻就開始進行計算,滔滔不絕的說:“三百萬石賠償真不算過分,大納言你聽我說來。
首先,我軍一年日常餉銀價值四十萬石,這是最基本的。”
“等等!”德川家康覺得不對勁,立刻反駁說:“我聽說你們明國在收支方面有折色和本色的區別。折色為銀,本色為米,餉銀應該是折色為銀兩,哪來的米石?”
林天帥想也不想的回答說:“這不是為了方便你們倭國理解和計算么?你們倭國的財政不是以大米為基礎么?”
知道你們倭國大米價格貴,索要賠償那當然以大米為價格單位了。
德川家康覺得不對勁,還想說什么,林天帥卻不耐煩的說:“我這也是尊重你們倭國的習慣,你怎么還不領情?
而且能不能先聽我說完?不然你動輒打斷,那我就只能就視為你們沒有誠意,回去各整軍備戰就是!”
德川家康深吸了一口氣,只好暫且忍耐,反正他現在沒得到授權,沒權力同意,就先聽著唄。
如果連這都忍不了,那他德川家康還叫松平竹千代的時候就消失在戰國時代了。
于是林天帥又繼續說:“第二,我們十萬大軍一年的軍糧,再加上長途運輸軍糧的損耗,再要你們賠償四十萬石并不算多吧?”
德川家康默默的算了一下,十萬大軍一年軍糧加上千里轉運的損耗,四十萬石似乎并不算多。
但是這個石能不能換成明石?用倭石來計量,就屬實有點過分了啊。
而后又聽到林天帥繼續說:“第三,其他物資損耗,比如造船修船、賑濟朝鮮地方、租用購買騾馬費用、后方各種支出,要個四十萬石賠償,不過分吧?
你看,只是我們天兵的這三大項開銷賬單,就已經有一百二十萬石了,不該由你們倭國賠償么?”
德川家康沒有爭辯這些開支的數字合理不合理,只是質問道:“這也才一百二十萬石,遠不到閣下先前所聲稱的三百萬石。”
林天帥吃驚的說:“不會吧?大納言你不考慮釜山地區七萬五千兵將的性命嗎?
總不能讓我們大明天兵平白無故的放這七萬五千兵將回國吧?不應該支付贖金嗎?
每人二十石買命錢不算多吧?七萬五千人加起來就是一百五十萬石!也該由你們倭國來支付。”
德川家康爭辯道:“這不合理!如果我國賠償了你們明軍的開支,你們就該解圍了!”
林泰來揮了揮砂鍋大的拳頭,“你說不合理?你們這些即將滅亡的敗軍,居然想跟勝利者講理?
再次提醒你,請你正視自己的立場,你們沒有平等說話的資格。”
德川家康已經完全喪失了“談判”的欲望,他之所以沒有走人,主要是想看看林天帥還能有多離譜。
所以德川家康故意挑刺說:“一百二十萬加一百五十萬,那也只是二百七十萬石,何來三百萬之說?”
林天帥疑惑的說:“難道本多忠勝、井伊直政、立花宗茂、福島正則、蜂須賀家政、淺野幸長、長宗我部元親這些人,能和普通足輕一個價位?
我也不多要,以上七人打包價三十萬石換走。這樣賠償賬單加起來,不就是三百萬石了么?
所以我并沒有騙你,三百萬石并非我信口開河,實乃有理有據也。”
德川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