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這里,大納言但有‘允’與‘不允’兩句回答而已!”
德川家康不甘心的說:“難不成閣下就是咬定三百萬兩,不容許別人質疑?”
林泰來越發的強硬說:“你只管辯論,但不能減少。”
德川家康被氣得心口疼,站起來轉身就往外走。
可是背后又傳來了林天帥的聲音:“如果你今天退出談判,下次談判時間就是圍困三個月之后了。”
德川家康站著愣住了,等到三個月后全軍餓得半死時,就更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了。
以林天帥的德行,肯定又要增加一大筆“救濟糧”費用。
想到這里,德川家康不得不忍辱負重,又回身道:“閣下就是強迫我國答應了賠償三百萬兩白銀,我國也拿不出來!”
林天帥連忙答道:“沒關系,你們只管答應!至于具體賠償方案,我已經替你們想好了。
貴國可以將三百萬兩賠償分期九年支付,首期六十萬兩,另加利息三成!
這樣其余每年不過四十萬兩,貴國總該有能力支付了吧?”
德川家康只感到深深的無力,他完全沒有精神頭再繼續糾纏辯駁了。
這方案就相當于未來九年里,要把本國最大銀礦石見銀山的一半的產量送給大明。
小西行長又對德川家康勸道:“大納言!天帥不可能再讓步了,能勸到三百萬已經是我盡最大努力的結果了。
況且賠償又不用你自掏腰包,何必再堅持不松口?”
“天帥掠奪的手法實在兇狠。”德川家康忍不住吐槽說。
林泰來淡淡的回復說:“大納言的言外之意莫非是不答應嗎?
請注意,我并不是與你商量,只是通知你而已。”
德川家康嘆口氣,低頭說:“我會轉告太閣。”
在倭國一方列席的淺野長政默默的想道,太閣派德川家康負責出面談判,也算“知人善任”了。
不是德川家康這樣的人,誰能有這種不停“唾面自干”的精神?
對面的林天帥微微點頭說:“很好,我對大納言的識時務精神表示贊賞。
關于錢糧賠償就談到這里,
上次非正式會晤時,我提到過,要將九州島割讓給大明。”
德川家康反應激烈的說:“這是萬萬不可能,我國寧可再血戰到底,也不可能答應割讓九州島!”
賠錢就罷了,不管賠多少在明面上也只是數字,但如果把整個九州割讓出去,那他德川家康在太閣面前就別想活著了。
林泰來質問道:“那我大明的訴求如何解決?九州島上倭人多年來一直禍害我大明,我大明必須要斷絕根源!
何況貴國將來要分期十年支付賠償,我大明也需要就近監督貴國,以保證順利得到賠償,阻止貴國反悔!”
德川家康又說:“明軍從未到過九州島,就想把九州島割走,不嫌過分么?”
林泰來不屑的說:“九州島距離釜山這么近,如果想踏足九州島還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