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宋河一進實驗室門,嚇得面容扭曲。
團隊成員們已經有一多半上班了,還有包括省狀元在內的十幾個學生,大家整整齊齊穿著白大褂,正湊在一起擼起袖子抽血
已有十幾袋鮮血被抽出來,更多的人在往手臂上抹著碘伏,負責抽血的護士是范桃,她手藝不精,試驗臺上灑滿了霧狀的血跡,場面血腥到需要打馬賽克。
“你們在干什么”宋河發懵。
“取實驗材料啊。”范桃說,“每人捐一百毫升,提取點干細胞出來。”
“咱們實驗室窮到買不起小白鼠了嗎我的錢呢”宋河愕然,“有小白鼠為什么要用人血這個搞法,我是不是很快得大量招募新人了”
“小白鼠的空運航班延誤了,得晚上才能送來,大家覺得不能無所事事一整天,先用點人血試試,反正早晚要用人血的。”范桃語氣平淡,“老大你要不要貢獻一點”
“荒謬不準再抽了你們他媽的有行醫資格證嗎”宋河果斷叫停,“生工肯定還有小白鼠,我打電話找他們借。”
宋河有點冒汗,一邊給生工院長項溫韋打電話,一邊反思自己帶隊方式是不是有問題,團隊成員的行事風格越來越瘋瘋癲癲了,居然搞出抽自己的血當實驗材料的驚悚場面。
項溫韋很好說話,馬上表示睦鄰友好,生工囤積的小白鼠都可以無償送來,范桃開車帶人去拉貨,拉了十幾箱子小白鼠,生工實驗室的不少師生臉色不悅,但院長命令又無法違抗。
宋河在實驗室墻上貼了一張表,漆黑的大字格外顯眼
第一步紅細胞
第二步白細胞
第三步血小板
第四步血漿微成分
四大步驟是按照難易程度來的,越往后越難,但最簡單的批量生產紅細胞其實也難度極大。
系統給的資料令人胃疼,關鍵部分大量缺失,只知道有兩條路能走。
第一條路是干細胞法,宋河交給了呂承恩小組去做。
先抽取小白鼠的血液,每500毫升能分離出大約50萬個干細胞,放在多孔聚酯基模擬的骨髓結構里,高難度培養后變成600億個紅細胞,但良品率極低,篩選后能用的只有不到100億。
實驗是成功了,但從現實角度卻是失敗的,宋河計算了一下,按照干細胞法生產紅細胞,即便規模鋪開,最終的成本也遠遠高于各國人血的價格,少說也有30倍左右的價格差距。
太昂貴了,這種價格壓根不可能推向市場。
呂承恩小組繼續探索,嘗試尋找降低造價的方式,宋河不再給他們指點,允許自由發揮,能不能出成果都無所謂。
第二條路是組裝法,分別做出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外膜,像拼積木一樣試著拼起來。這條路線由宋河親自擼袖子上陣。
血紅蛋白很好造,狠狠地把相關基因轉進大腸桿菌體內即可,大腸桿菌簡直是上天賜給生物實驗室的禮物,乖乖生產血紅蛋白,而且產量賊高。
做血紅蛋白大腸桿菌時,宋河說自己干就行了,但許多團隊成員堅持一起干,他們覺得人手多一些,能更快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