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爾斯發現這一問題,想了一個歪招,把打字機上的字母順序給打亂,有效降低了打字速度。
打字機時代的設計延續到電腦時代,從此之后,除了特殊定制,全世界批量生產的鍵盤順序都相同,如果鍵盤是一種生物,字母順序猶如不會突變的基因序列,代代繁殖傳遞。
宋河翻頁,第二頁上半部分,換形式了,浩浩蕩蕩的字母形成方格。
但依舊是小兒科的把戲,維吉尼亞密碼,是凱撒密碼的升級版。
破譯方式也簡單,在密碼方格表上尋找行列,即便并不知曉整套密碼的規則,稍微觀察一下常用詞的密文形式,也能逆推出來。
第二頁下半部分,依舊是字母形成的表格,但這次字母堆里摻雜進幾個數字,猶如混進去的奸細。
宋河咬著手指甲看了半分鐘,看明白了,相同數字對應行列,整個表格看似是板板正正的方形表,實則行列是扭曲的。
再看筆記本第三頁,共濟會密碼,幼兒水平,小學生來花上兩堂課都能破解。
下方的變式也沒有很難,宋河兩分鐘就搞明白了。
筆記本第四頁,宋河看了半天,沒能直接看穿,感覺很像恩尼格瑪密碼。
恩尼格瑪密碼的難度就陡然拔高了,二戰時期德國情報系統用的密碼,有效避免了敵方通過高頻常用詞破譯密碼的漏洞。
恩尼格瑪密碼有專門的密碼機,內置轉子,每按動一下,轉子都會隨之旋轉,敲出不同的字母。
比如情報員按照明文,敲a這個字母,密碼機或許會按照凱撒密碼的形式,先咔一下在紙上敲出d。
但紙上敲出d的同時,密碼機里的轉子也會旋轉。
等情報員再次敲下a時,紙上出來的就不是d了,可能會換成g、j、o之類隨便什么字母。
德維特只給了明文和密文,也不加任何說明,宋河只能憑猜測試著算。
幸好,上半頁的規律十分簡單,他很快算出轉子的規律。
下半頁變式,難了,宋河判斷很可能是多重轉子。
恩尼格瑪在破譯時,只要密文量足夠龐大,敵軍情報員就能根據密文里的循環,來找出轉子的模式。
譬如一個轉子每次只轉一個字母,那么轉過26次之后,又會回到原點。
也就是說,譬如“the”這個常用詞,如果用單轉子加密,會在漫長的密文里出現26種不同的形態,等到第27個the出現時,它的密文會和第一個the的密文一模一樣!
為了避免轉子循環被敵方分析出來,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加轉子!
雙轉子的密碼機,一個轉子帶動另一個轉子多旋轉一次,循環的長度就會由單轉子的26,變為26的平方676!
每加一個轉子就要乘以26,甚至真實的密碼機還可以修改轉子的嵌套方向,呈現出更多花樣,讓規律淹沒在浩大的循環里。
宋河試著算了算下半頁變式,花了十幾分鐘,沒算出來,樣本太少了,看起來壓根是無規律的。
解題思路卡住,他忍不住想其他事情。
德維特研究過軍用密碼?
他把這種內容的筆記本寄過來,是何用意?
宋河又順手往后翻了翻,這才短短幾頁,密碼難度就變得難以破解了,后面整整三百多頁究竟是什么內容?
琢磨了半天,他突然一拍腦門,干嘛不直接問問德維特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