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擴張,多重保險!”宋河道。
“有些事情,或許由不得慢。”李行長考慮片刻后說。
“明白您的意思,生死不公平是史無前例的不公平。”宋河表情嚴肅。
“第一階段,臨床實驗,隨機抽號,數量有限且死亡率高,不會引起太大波瀾,這一階段的波瀾只停留在網絡論戰上。”宋河認真解釋。
“甚至,由于前期臨床試驗的解凍死殘率過高,沒準還會迎來一段時間的冷靜期,大家會懷疑冬眠技術完全不靠譜,燒錢買罪受。”
“第二階段,試點商業化,我們優先保證國內大眾客戶和國外權貴客戶的冬眠需求。”
“前者我們準備交給國企去做,畢竟規模太大責任太重,我們一家私企的人手精力承受不住,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國家合作,盡快在各省普及冬眠服務。”
“后者,讓國外權貴客戶能掏錢買冬眠名額,既是很好的國際籌碼,可以作為對外制裁的選項來用,也能平復國際輿論,淡化技術壟斷的沖突敵對。”
“第三階段,才是全人類范圍的大面積普及,冬眠技術真正重塑人類社會,完成從死者不能復生,到死者有可能復生的和平過渡。”
“以上三個階段,就是八字方針的前半句,緩慢擴張!”宋河頓了頓,“緩慢擴張的好處是,有充裕時間調整,針對現實變化不斷改變。”
“多重保險呢?”李行長又問。
“第一重保險,冬眠者應綁定一個冬眠賬戶,提前把足夠的冬眠費用存進去,每年收款時,我們乘黃自動從賬戶里扣款。”
“這個可以,我們銀行很容易提供此項服務。”李行長馬上表態。
“第二重保險,我希望保險公司參與進來,普通人可以提前買一個冬眠期保險,一旦超過多少年仍然未能解凍,保險公司承擔一部分冬眠費用。”宋河道。
“這肯定也有保險公司做,就是比例多少的問題了,有總比沒有強。”李行長點頭。
“第三重保險,人體冬眠也是醫療技術,希望醫保能報銷一部分。”宋河說。
“如果技術成熟,需求量大,估計醫保會設置一個冬眠的報銷比例。”李行長說。
“第四重保險,還是和銀行有關。”宋河頓了頓,“譬如一個冬眠者要冬眠一百年,是否可以提前給銀行簽理財合同?在冬眠期間,賬戶里的錢自動漲理財收益?”
“說到點子上了,這也是我們各行迫切關心的問題。”李行長表態,“冬眠者的長期儲蓄怎么定?包括冬眠者是否需要銀行提供冬眠貸款?我們要連夜研究。”
“冬眠貸款真的很好,既然車貸房貸能形成大市場,幾十萬的冬眠費用沒理由不衍生出貸款業務。”宋河笑道。
“貨幣在緩慢地通貨膨脹,今天三十萬費用可能是大數字,很多冬眠者需要省吃儉用攢很久才能攢下來。”
“但一百年后冬眠者蘇醒過來,三十萬可能只是筆小錢,冬眠者先花點時間適應社會,然后輕輕松松就能賺到錢還款,壞賬率不會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