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山雨欲來的論文審查
“你藥院把腦院風頭全給搶了,我沒找你算賬已是念及舊情,還敢要價?”相曉桐冷哼,怨氣十足耍起小性子,“我不管,就白嫖!白嫖你!”
“公平競爭,怎么能叫我藥院搶了腦院風頭呢?”宋河抗議,“你這是土匪行徑!”
“就土匪了,怎么著?”相曉桐繼續耍小性子。
“臉都不要啦!”
“就不要,怎么著?”
“多少給點呢?”
“一點不給,怎么著?”
宋河無語了,感覺在和一個無賴對話,偏偏自己又沒法拒絕,誰讓無賴是腦院和相曉桐呢?
掛掉電話,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又來電了!
接下來半小時,宋河苦笑著不停接電話,猶如獲悉內幕消息的股神被各路親朋打聽消息,手機快被打爆。
沒辦法,抓論文造假是學術界的老大難,藥院這次攪得滿院風雨,院長們肯定好奇死了!
世界各國都飽受學術造假的困擾,本科生在造假,學術泰斗們也在造假,水刊上有假論文,頂刊上也充斥假論文,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輕一些的造假,譬如實際得到了20的產物,數據夸大成80,還勉強能原諒,至少真做出來新東西了。
嚴重些的造假,就涉及p圖、編數據、篩選拼湊等等,接近于徹底的無中生有和扭曲事實。
要命的是,學術圈并非慢慢變得不干凈,而是從最開始就從來沒有干凈過!
達爾文,在《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里修飾過照片。巴斯德,私人筆記里寫的東西和公開發表的方法完全不一樣。牛頓故意把數據偽裝精確來配合他的理論。孟德爾也捏造數據和選擇性統計植株。
學術泰斗被揪出來造假,往往因為名氣太大,有不少后人關注研究才得以曝光,譬如牛頓造假被他的傳記作者韋斯特福爾公開捶出來。孟德爾造假則是人口遺傳學創始人費希爾最先發現的,又被現代統計學不斷驗證。
至于不是學術泰斗的小學者,造了假恐怕也很長時間內不會被發現,錯誤的論文一直保留,有些論文被歷史長河淹沒了,有些論文還被后人學習引用,貽害無窮。
造假原因多種多樣,宋河和很多人聊過,發現讓整個學術圈停止造假是不可能的,有太多因素了。
譬如這次藥學院大量學生造假,無非為了賺獎金,兩三天編一篇論文賺五六萬,學生們很難抵擋住誘惑。
資深學者們面臨的誘惑更巨大,沒準一篇論文能騙到幾千萬上億的利潤,科學家也是人,怎能不動凡心?
即便頂得住誘惑,清心寡欲的學者們也會面臨各種客觀逼迫,逼著他們造大大小小的假。
譬如西方許多高校,學費貴的嚇死人,學生們背著高額學費貸,一篇論文做出來即可按時畢業,做不出來再上一年,家里就要傾家蕩產,有幾個學生能保持定力?
許多差勁大學壓根沒有培養學生搞科研的條件,最后要交畢業論文,學生只能硬著頭皮東拼西湊一下,否則又有什么辦法?
科研競爭是堪比戰場的殘酷對抗,經常多支科研團隊同時沖一個目標。
搞科研燒錢太快,急需把目標打下來以戰養戰,誰先沖上去誰活,沖不上去就面臨赤字乃至破產。
為了生存,實驗進度落后了,先發篇假稿子搞崩對手,回頭再撤稿重發真正做完的結果,或者連撤稿重發也沒有,也是常見手段。
宋河聽說有些諾獎級學閥,評審論文時一看到和自家學生方向重合的論文,甚至會使壞壓住,提出各種補數據補圖的臨時要求拖時間,同時發動自家學生通宵猛攻,靠人脈搶先發表,再把之前那篇論文用“創新性不足”之類冠冕堂皇的原因拒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