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從中間劈開,前半部分出現標注,“技術突破”,后半部分標注則是“工業落地”。
“顯而易見,先有技術突破,再有工業落地,才能形成經濟飛速增長的美好時代。”宋河解釋。
“過去幾個世紀,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尤其是針對工業落地,有千奇百怪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通過各種方式來掃清工業落地途中的障礙,一項有價值的新技術總是會飛速普及,誕生一家家市值高昂的新公司。”
“但很奇怪的是,前面的技術突破部分,相關金融工具卻稀缺簡陋。”
“從街上隨便抓一個人,他可能投資過股票基金,關注過公司產業,卻壓根沒人直接投資過什么科研項目,往往只有一些大公司或者大投資人,才會考慮去資助實驗室和研究所,普通人的字典里沒有這種選項。”
“大家總想到湊錢去利用現有的技術,試試賺個盆滿缽滿,卻沒有人去湊錢去支持新技術的研發。”
“金融力量的短缺,無疑會導致科研工作缺乏資金支撐,這是制約科技進步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也有人會說,我們投資一家科技企業,企業自然會拿著錢去搞科研,但這僅僅是一種間接投資,效果無疑要大打折扣。”
“這里說到一個關鍵問題,投資門檻,也可以更直接些,代價!”
“我是做醫藥出身的,醫藥行業有十年十億刀的俗語,也就是說做一款新藥,平均要用十年的研發周期,前后燒掉十億刀經費!”
“最要命的是,這種恐怖的科研投入,往往還未必能成,或許努力十年燒光了經費,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什么有效藥物都沒做出來,只得到一大堆安慰劑。”
“因此,在醫藥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全球醫藥公司林立,但真正踏踏實實研發新藥的公司所剩無幾,同時這些研發新藥的公司里,正在研發的藥物也數量稀少,常常有一家醫藥巨頭只做一款新藥的情況。”
“為什么?很好理解,風險太大!”
“對于絕大部分公司來說,十年十億刀的研發投入是難以承受的豪賭,相當于押上公司所有財產,甚至還要借債,一旦最后失敗,整家公司頃刻間土崩瓦解!”
“這就像輪盤賭游戲,桌上有一把左輪手槍,塞進五發子彈,隨機旋轉后拿起來對著自己腦門開槍,不死就一夜暴富,天底下有多少人敢拿起槍呢?拿起槍的手又有多少能忍住顫抖呢?”
“所以,醫藥公司們大多選擇不玩這種游戲,老老實實賣手里有的藥,把賺到的錢拿去營銷,拿去分紅和回購來推高股價,高管老板們拿去花天酒地,甚至拿去捐款搏個好名聲都行,總比拿去做科研豪賭要強。”
“舉例,以上是本月乘黃公司收購的8家東瀛醫藥企業。”
宋河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現了六個藍色餅狀圖,每個餅狀圖下方標注著公司名稱。
“紅色部分,是這些企業研發經費在公司總開銷里的占比。”宋河道。
大屏幕上的六個餅狀圖變了,冒出一小塊紅色。
“看上去似乎還湊合,只是略少,但我們在接管這些企業的控制權之后,進行了詳細查賬,發現所謂的科研經費有巨大水分。”
“譬如一個分管科研的公司高管,對實驗室一竅不通,薪資是普通科研員的四十倍,這筆錢是算在科研經費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