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不錯的水平,陶哲軒智商是230,他定型了,你們還有進步空間。”宋河目光灼熱,“上一次測智商,你們還是170左右,這次敢猜到190了,說明最近一段時間你們清晰感覺到自己變聰明了,對吧?”
袁天罡和楊玉毫不猶豫地點頭。
“說說什么感覺?好的感覺壞的感覺都說,你們是所有孩子里智商躍升最快的,你們的第一手信息非常重要!”宋河從桌上拿起手機,打開錄音模式。
“我們倆私下交流過感覺,基本差不多。”袁,“那就我說好感覺,楊玉說壞感覺吧。”
“可以!”
“好的感覺不少,比如看書速度越來越快。”袁天罡道,“一些帶數學模型的書本需要一點點理解,但文字概念性的書可以讀的非常快!”
“有多快?”宋河追問。
“比如推理小說吧,20萬字的篇幅,幾個月前還是一個半小時才能看一本,現在慢慢變成20分鐘看完一本,一小時能啃三本。”袁天罡道,“視線一行行掃下去,一頁也就兩三秒就看完了。”
“看完能記住?”宋河問。
“一小時三本的速度快讀的話,沒法背下來。”袁天罡搖頭,“只能記得大概。”
“背下來?”宋河瞇眼,“你的意思是如果慢慢讀,讀完一遍是可以背下來的?”
“差不多。”袁天罡點頭,“正常速度讀書,讀完了就能背誦,記憶會分成兩種,一種是文字形式的,一種是照片形式的,兩種記憶同時儲存這一本書,背的時候也同時呈現,能互相糾錯。”
“文字形式就是回憶出帶語音感的句子,照片形式就是當時讀書時視線所及的動態書頁特寫,是不是?”宋河問。
“沒錯!”袁天罡點頭,有點驚訝,“校長您也是這樣嗎?”
“對,我和你相院長都是這種記憶,她略差一些。”宋河說,“記憶力也是高智商的一部分,聽說過馮諾依曼嗎?他10歲的時候讀過長達四十八卷的世界史,后來跟人談起一些歷史細節的時候,他能完整復述書上的內容。你行不行?”
“好像能行,沒真試過。”袁天罡撓撓頭,“不敢說一字不差。”
“從你借閱記錄看,三個月前你和楊玉都借了一本愛德華·o·威爾遜的《社會生物學》,用了兩天還書。”宋河道,“這本書總共853頁115萬字,還能記得多少?”
兩個學生同時閉上眼睛,微微仰起小臉,像是意識暫時脫離肉體,去虛擬記憶空間的圖書館里翻找。
幾秒后,倆孩子幾乎同時睜眼。
“記憶很清晰。”袁天罡篤定道。
“絕大多數能記住!”楊玉說,“有少部分跳讀略讀的模糊,但認真讀了的部分都能想起來。”
“好,這本書我六年前也讀過,你們背給我聽。”宋河表情期待,“509頁,最后一段!不必求快,盡量一字不差!”
袁天罡眼皮眨了眨,張口背誦,“尚待指出的是,雖然白蟻不是單倍二倍體,但它們具有一個明顯的特征而可以提供其社會起源的線索,除了與其關系緊密的隱角蟑螂外……”
“楊玉。”宋河突然說,“605頁,關鍵詞巴羅科羅拉多島。”
“有一次在巴羅科羅拉多島,他看到一只年幼的吼猴被一只美洲虎攻擊,這只幼崽發出悲慘的叫聲,很快三只成年雄性吼猴……”楊玉也滾瓜爛熟地背誦。
“袁天罡,803頁左側,只背漢字部分!”宋河又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