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負責收集信息。”劉禮安說。
“收集信息?”宋河困惑,“互聯網的信息還不夠多嗎?”
“很多信息是互聯網上沒有的,互聯網上充斥著二手三手十八手的信息。”劉禮安道,“玄燭著重派我做的一件工作是經濟周期大模型。”
“經濟周期大模型?”宋河詫異。
“對,主要包括王朝周期和債務周期,我要雇傭專業團隊,搜集全世界的歷史文獻,對比甄別,估算數據后建立模型,再不斷修正模型精確數據。”劉禮安語速飛快,明顯思路清晰。
“據我所知,已經有對沖基金做過類似的大模型,總結出一些規律,譬如超級大國的周期普遍是250年左右,大的債務周期百年左右,小的債務周期8年一輪,周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市場規律,人類命運就在這種周期中不斷重復。”
“但那些對沖基金的大模型我們拿不到,而且也不好說它們做的準不準,最放心的還是我們自己做一個。”劉禮安解釋,“我把資料搜集到位,雇傭一些歷史專家和經濟專家把歷史文獻的各個指標歸納為數據,把大周期模型做出來,玄燭會進行參考。”
宋河和相曉桐對視一眼,兩人都暗自驚駭。
玄燭和劉禮安居然做到這種程度了,不但試著理解人類社會,甚至還想穿越時間,總結人類歷史,最后變成數學模型!
“這個模型乘黃就有。”宋河道,“大周期確實存在,如果你們需要,乘黃的模型可以給你們用。”
“不不不。”劉禮安搖頭擺手,“我們不用現成的模型,暫時不受人類現有成果的影響,獨立完成,看看效果如何。”
“這可是大工程。”宋河提醒。
“賺錢的事情,從來都不可能簡單,我們有心理準備。”劉禮安堅定道,“我手里有一些積蓄,我決定傾家蕩產做這件事,賭一賭玄燭的能力!”
“沒錢了可以找我借,我也好奇你們能搞出什么名堂。”宋河頓了頓,“但我要提醒一句,未來不會是過去的簡單重復。”
“我們理解,但我們相信存在一些可供參考的循環。”劉禮安說。
“有一個巨大的變量,科技發展。”宋河說,“很不巧,現在人類就處于史無前例的科技變量里,比如長壽技術大幅突破,人可以活幾百年,周期肯定會變化。”
“這也是我們比較擔心的一點。”劉禮安眨眨眼,“我聽說老師在寫一本書叫《未來經濟學》,就是探討這種事情的。”
“回頭給你看草稿。”宋河馬上說。
“謝謝老師!”劉禮安欣喜,“我們的模型做出來,也會給老師看的。”
“行吧,那預祝你和玄燭取得成功。”宋河點頭。
“還有一件事。”相曉桐開口,“你在月球上,知不知道一些新聞沒報道的事情?比如月球是否發現了什么東西?”
“知道。”劉禮安眼神微變,目光復雜。
“是什么?”宋河和相曉桐異口同聲。
“我不能說,我簽了保密協議。”劉禮安低頭,不好意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