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宋河挑眉,“只讓他們做催化劑,沒給他們說汽油菌的事情?這應該的啊,汽油菌也算機密。”
“不止這個。”查信然看看兩位院長,不好意思道,“這次生工做催化劑的團隊,其實很想來藥院,他們問我們,這活兒做完了,能不能在宋院長面前替他們求求情,讓他們跳槽到藥院來,我們說可以試試。”
“你也不算騙他們啊,你這不也提了?”宋河笑道,有些無奈,“好不容易和生工有了些友好團隊,結果對方只想投奔過來嗎?”
“有意思。”相曉桐笑了,翻著數據紙,“催化劑做的不錯,挖過來也行。”
“也不是說挖就能挖的,但要是這事兒石沉大海,人家肯定嘀咕你們有沒有信守諾言。”宋河想了想,“這樣吧,先搞個交換生活動,我們派一隊人去生工,讓生工把他們派過來,幫你們做汽油菌,看看本事,真要是有才華的團隊,吸納進來完全可以嘛!”
查信然驚喜,連聲道謝,滿臉的感激。
“扯遠了,說正事。”宋河道,“盧庚,梳理一下汽油菌和商業化之間的距離。”
“距離挺長,我一個個說吧。”盧庚馬上發愁。
“第一,變異風險,雖然我們培養工程菌沒過多長時間,但已經觀察到很多菌群的快速變異了。”
“生產汽油成分對汽油菌本身來說其實是一種累贅功能,如果相關基因變異掉,不再生產各種汽油成分了,汽油菌的生存繁殖能力反而會增強,可以在短時間內替代其他未變異的同類。”
“如果像穩定商業化,必須想辦法克服變異風險,但我們暫時不知道怎么辦……”
“簡單。”宋河聽了卻語氣輕松道,“上基因鎖!”
盧庚一怔,“基因鎖?”
“之前上課給你們提過一嘴,忘了?”宋河笑吟吟道,“總之變異風險不用擔心,我教你們做基因鎖就解決了。”
“第二是去雜質。”盧庚微微振奮,繼續道,“雜質占了分泌產物的絕大部分,而且很難用低成本的方式剔除干凈,必須得改良汽油菌,讓產物更純粹。”
“這是難點。”宋河頷首,拿起一旁的樣本罐晃了晃,“這玩意兒和汽油就是東施西施的區別。”
“第三是配套設施的成本。”盧庚拍了拍身旁的汽油菌培養箱。
“最初我們的培養箱里沒用這種蜂巢網,是分成一升一升的大空間,但發現大空間的環境很難穩定,總會迅速變得亂七八糟,導致里面的汽油菌死的死傷的傷。”
“所以我們訂購了特殊材料的蜂巢網,有十幾種成分濾膜,分割出細小的生存區域,提高汽油菌的存活率,同時還有昂貴的監測設備,時刻盯著汽油菌身邊的液體氣體環境,自動調控。”
“在實驗室里可以這么做,但商業化的話,這么搞肯定賠錢,成本太高了。”
宋河頷首,“聽說過zyrn嗎?”
三個學生搖頭,一臉茫然。
“很多年前的一家生物合成公司,曾經的三巨頭之一,鼎盛時風頭無兩,后來連續失敗垮掉了。”宋河介紹,“zyrn最典型的一次失敗,用微生物做一種折疊屏的光學薄膜材料,就是死在從實驗室到工廠的規模化進程上。”
“在實驗室里做一個一升容量的小發酵罐,滿實驗室的人前前后后伺候,很容易產出成品,溫度壓力液體環境都很好控制。”
“但把一升規模擴大到一萬升規模,就相當于一萬個獨立微環境,細小的變量會劇烈放大,一部分菌的廢料會殺死另一部分菌,各種菌會在里面大打出手爭奪生存空間,并在選擇壓力下劇烈變異。”
“zyrn公司做工業化生產之后,就發現菌株大批量死亡,發酵罐里全是爆炸掉的菌類尸體,短短三個月一敗涂地,宣布產品失敗,股價一天跌了70!”
三個學生互相看看,滿面不安。
“繼續。”宋河看向盧庚。
“第四就是能量來源。”盧庚道,“目前主要用光合作用來養汽油菌,汽油菌吸收來自光的能量,用來制造汽油。”
“效率非常非常低,我們簡單估算了一下,一畝地面積的汽油菌,在太陽下曬一整天,大概也就產一箱礦泉水那么多的汽油。”
“你是指加油站里的汽油,還是指這種紫黃色的汽油?”宋河問。
“紫黃色的。”盧庚難為情地小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