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這種體驗僅僅一次,這輩子不會有第二次了,萬萬沒想到,生命的暮年我又重溫了童年的驚喜,這套《未來經濟學》給了我久違的震撼!”
“前兩天晚上,我甚至讀著讀著讀不下去了,我被巨大的興奮死死壓在椅子上,仰頭望著天花板,從頭到腳都是發麻的,心跳快的差點死了。”羅默后仰,比劃姿勢。
“請相信我,很多人都會有這種閱讀體驗,就像一個來自未來的人,把未來五百年的歷史課本帶給你看,如果你不激動,說明你是一只披著人皮的、毫無情感和想象力的動物。”
“這套書給了我全新的視野和學術方向,常有人說經濟學家是一幫馬后炮,只能分析已經發生的亂局,而對未來的預測能力一個比一個糟糕,但這套書無疑會擊碎這種觀點。”
“但驚人的優點之外也有巨大的缺陷,這種缺陷不是書的缺陷,是我的缺陷。”
“為什么?”羅默苦笑嘆氣,“數學!”
“經濟學研究越深,對數學的利用也越多,畢竟只有數學是世界的真理,而個人感覺、觀念和主觀臆斷往往和現實背道而馳。”
“我個人以為,自己也算個數學高手,但這套書讓我領教到了真正的數學家!”
羅默說著,從一旁拿出一本書,翻開,在鏡頭前展示。
書頁上滿滿的兩面數學模型和公式推導,側邊輔以大量的文字注釋和概念解釋。
“我正在展示的是一種物價調控模型,剛開始的部分明顯借鑒了十年前的布里物價模型和七年前的埃文通脹模型,但緊接著峰回路轉,出現了非常漂亮的新發展!”
“哦,你以為只有這兩頁嗎?”
羅默露出狡黠的笑容,往后翻。
第三頁第四頁,密密麻麻的數學符號。
第五頁第六頁,還是數學符號。
一直翻到第八頁,數學部分才終于結束!
“非常非常復雜,里面有很多新創造的數學知識,尤其數學前沿的最新進展幾乎都涵蓋了。”羅默道,“這套書里動輒就是這種長篇大論的數學部分,乍一看像天書一樣!”
“委實說,我個人原本是很討厭這種鋪天蓋地的數學理論,這受到我父親的影響,我父親早在2015年就撰寫了一篇著名的論文,探討經濟增長理論的數學濫用。”
“并不是說,數學部分多多益善,實際上在很多經濟學理論里,數學不是闡明情況的工具,而是誤導和詭辯的手段,阻礙了真正理解現實情況,把簡單的問題變復雜,把復雜的問題變簡單,或只展現一個側面,在這種變化和取舍的數學模型中,理論和現實嚴重脫離了。”
“最開始我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看宋河和相曉桐的這套書,我認真去理解每一個數學部分,想揪出其中的貓膩錯誤,找到隱藏在公式之下的邏輯疏忽。”
“但我越讀,越發現這里面的數學模型真的高超絕倫!”
“宋河和相曉桐會用多個模型,去交叉推斷一些指標,對于波動部分和意外變化都留了充足余地,許多容易被其他人解讀為誤差的細微小點,他們卻能由此入手做大量有說服力的推斷,至于一些難以精確判斷的趨勢,他們則很高明地同時算出多種走向,給每一種走向也建立模型。”
“我沒有完全讀懂,但幾乎我讀懂的每個部分,都猶如給我上了一課,告訴我數學還能玩的如此出神入化,如此吻合現實!”
“最可怕是什么呢?”羅默頓了頓,表情復雜,“這套書對現有的一些經濟觀點,進行了非常兇狠的徹底推翻,至少在書里設定的未來科技變化背景下,邏輯非常自洽。”
“這很可怕,有太多成熟的理論被推倒重來了,我過去學的很多東西越看越不對了。”
“這感覺像什么呢?就像一艘螺旋槳潛艇,螺旋槳不停旋轉,潛艇一直前進,我們這些老經濟學家得出了螺旋槳推動潛艇的結論,繼而寫論文說螺旋槳轉的越快,潛艇肯定跑得越快。”
“結果宋河和相曉桐的這本書,用數學手段深入分析了一下螺旋槳,發現螺旋槳裝反了,旋轉的螺旋槳應該會出現拉動潛艇后退的力量!”
“突然間一切推倒重來了,這種感覺非常驚悚。”羅默唏噓不已,長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