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是光禿禿的月球,明明是個空中巨礦啊!”宋河倒吸涼氣,“怎么以前沒聽說過?以前全世界新聞都說月球上沒啥像樣的礦,壓根沒開采價值!”
“礦一直都在,只不過之前看不見。”王將軍娓娓道來解釋,“找礦依賴大量實地經驗總結出來的成礦模型,問題是月球的地質情況和地球完全不同,地球上積累的經驗沒法直接套用。”
“比如野外找礦,通過一些礦石或植物征兆來判斷,黃鉀鐵礬意味著周圍有金礦,海洲香薷附近往往有銅礦,但月球沒有劇烈的地質運動把深埋的巖層頂出來,更沒有指示礦物的植物。”
“遙感找礦,也得憑借成礦理論來分析,但月球的成礦過程和成礦痕跡與地球不一樣,大量未知的新礦物干擾,表面月壤覆蓋厚,也很難找。”
“還有一些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電法勘探之類的手段,以前都沒法到月球上用。要么是成本太高,要么現有設備不適應月球環境。”
宋河恍然點頭,皺眉思索,“也對!別說月球了,連地球上的礦目前為止也沒找全,每年都有些新礦被發現,咱們透視地層的能力還是差!”
“好消息是,月球找到的礦非常多也非常值錢,目前探明的個別種類稀土礦儲量,甚至超過全國剩余的儲量了,所以月球真是金山銀山。”王將軍頓了頓,“壞消息是,探到的礦普遍深度較深,兩公里以下,不是簡單的小礦隊能挖到的,想開采出來,對人員設施的要求極高。”
“投入巨大,回報也巨大?”宋河道。
“沒錯!”王將軍點頭,“其中一個成本的大頭,猜猜是什么?”
“能打兩公里深井的礦機?”宋河問。
“錯了,能量!”王將軍擺擺手,“大規模開礦需要海量的能量,各類采礦機械無一例外全是吃電怪獸,月球基地目前靠太陽能產生的電力只夠維持日常運轉,想正兒八經開一個小礦,耗費能量得翻六十倍以上!”
“在夜墨市,工業急劇膨脹的情況下,工業用電一度電一塊錢,但到了月球地下兩公里深礦里,以現有技術想維持電力供應,只能從地球大量發射電池上去,那么一度電的價格會飆升到400塊錢以上,這么高昂的成本,壓根沒法開采,采的越多越虧。”
宋河認真思索,“一度電四百塊確實太離譜了,我明白您今天過來什么意思了,是不是您想用穿云給月球供電,降低電費成本?”
“沒錯!”王將軍微笑,“穿云的潛力太大了,郭教授給我粗略算了一下,以現在還沒打磨成熟的穿云給月球供電,電價就能壓縮到150塊錢,這個價格有一些月球礦已經值得開采了!”
“穿云再打磨成熟一些,電價還能壓到更低,兩位數也是有可能的!”相曉桐接話。
“對!”王將軍猛拍掌,“如果電價能壓到40塊錢的水平,月球已探明的礦可以轟轟烈烈大規模開采,每年創造的gdp輕松趕上一個富省!甚至更多!”
宋河二話不說坐到電腦前,建模計算!
不到五分鐘,計算完畢,他重重點頭,“40塊錢的電費很難,但并非不可能!如果方方面面的技術都往前走,甚至可以降到四十以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