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里講,行百里者半九十!既可以理解為,越接近成功越要謹慎,也能解讀為,最后一點點路程比想象中要難得多!”宋河道,“這個比例在心臟制造上更夸張,99%的制造精度,達不到合格心臟標準的一半!”
大屏幕上又多出幾顆心臟,一字排開,每個心臟下方標注時間。
隨著時間推移,古怪的暗色在心臟上蔓延,猶如快速腐爛的蛇果!
“事實證明,1%的誤差也會導致心臟細胞出現連鎖反應!”相曉桐道,“這種精度的心臟,使用時間不會超過6個月,病變會呈現快速上漲的曲線,而且這種病變是不可逆的!”
“為什么不可逆?現有的輔助心肌細胞自愈藥物,藥效速度比不上心臟惡化的速度!差距多少?二十倍!”宋河道,“至少要有藥效強20倍的新藥,才有可能力挽狂瀾!”
“請注意,這里說的只是有可能!”相曉桐道,“如此強效的心肌愈合藥,很可能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導致心臟畸形或罕見癌變!”
隨著兩人的解說,大屏幕上刷過更多圖片。
這次不再是模擬圖,而是實驗室里的真實照片!
成批死亡的小鼠大鼠和實驗猴,白大褂們解剖其心臟,心臟的惡化肉眼可見,猶如漏氣的氣球般萎縮!
每張照片下還標注著詳細信息,均為地面制造的心臟,誤差在1%以內,但實驗動物的存活時間卻普遍只有短短幾個月,死因是各種心臟病。
體育館里一片驚嘩聲,媒體們瘋狂拍照!
臺上展示的一切,狠狠顛覆所有人的認知!
九天前的七巨頭發布會,格雷格驕傲宣布自家人造心臟和原裝心臟只有1%的誤差,所有人下意識以為這能用了,質量聽上去非常過硬,豈料真相是壓根沒法用!
“問題來了,1%的誤差不行,該怎么解決?”相曉桐道。
“我們采用了兩種辦法,在上一次發布會上簡單講過,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什么含義,在這里重新講一遍。”宋河道。
“第一種辦法是更先進的心臟模型!”相曉桐說,“原裝心臟并不是最好的,事實上絕大部分人的心臟都稱不上優秀,既有先天基因因素,也有后天發育不足、不良生活習慣、疾病影響、年老體衰等難以避免的因素!”
“我們的做法,不是拙劣地模仿復制原裝心臟,而是全面掃描患者全身,檢查患者基因,通過復雜的數學模型,生成一顆更適合患者身體的新心臟!它是原裝心臟的加強!”宋河道,“迄今為止有數萬名患者移植了太空人造心,無論體檢數據還是個人感受,都有力證明了這種方案的先進有效!”
“數學模型生成的心臟,可以有力消減制造誤差帶來的不良影響!它對于誤差削減的綜合提升效果大約為0.25%!原本制造精度99.25%的心臟,用我們的數學模型,可以達到等效99.50%!”相曉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