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發誓這種事情,從古至今都是不準的,短短兩天后,燈塔海軍的一個上將就給貝爾實驗室總裁打電話,說他們也有一個科學家發明了晶體管,要求跟貝爾實驗室一起開新品發布會,強強聯手。”
“貝爾實驗室總裁急眼了,這怎么能允許呢?明明我們先搞出來的,給你們介紹完之后,你們又突然搞出來了,也要來分一筆名聲?”
“于是實驗室緊急派肖克利往化盛頓趕,一天也沒敢耽擱,當天就風風火火坐飛機去了,第二天一早見到燈塔海軍的科學家,對方給他們展示了一個很粗糙的晶體管成品,氧化銅半導體上鍍金,放了一片銅當第三個電極,還拿了組數據圖出來,看上去似乎是放大過信號的曲線。”
“肖克利火冒三丈,他看出來有貓膩,當場質問對方,你們這器件的放大性能測了嗎?振蕩性能測了嗎?這個數據那個數據在哪里?沒有這些數據你算集貿的研發成功啊?頂得住外界質疑嗎?能給同行們解釋嗎?”
“對方被問住了,結巴了,因為真沒測過,數據真拿不出來。”
“一看這事兒黃了,燈塔海軍就說算了算了,咱們不搞聯合發布會了。”
教室里一片笑聲。
“到7月20號,貝爾實驗室請了一些業內人士去看現場演示,其中請了一個當時的學術大牛本澤。演示開始前,本澤直接著急朝著布拉頓喊,你們干啥,我們也有晶體管的進展!”
“但現場演示的效果確實比較驚艷,本澤慢慢就啞火不吭聲了,他手里確實有些晶體管實驗,但距離貝爾實驗室的還差得遠。”
“經歷一系列內斗外斗明斗暗斗之后,晶體管總算問世了,很多年后肖克利、巴丁、布拉頓這三個人同時拿了諾獎,但關系裂痕沒法彌補,而且后續的權錢名利爭斗依舊激烈,貫穿整個半導體發展進程!”
“好!晶體管我暫時講到這,剩下的回頭讓你們相院長來講!”
“插句題外話。”宋河頓了頓,“晶體管三杰的事跡講完,同學們作何感想啊?齊風!”
齊風坐在前排中間,手里正把玩著一個網球大小的橡膠籃球,聞言連忙把籃球往口袋里一塞,站起來回答。
“我覺得內斗太愚蠢了,明明三杰知道彼此都有功勞,但都想著自己獨占,非要把其他人踹掉,這不有毛病嗎?最后一起領諾獎不也很好嘛!很多科學家在技術上極其專業,思想境界上像小孩!”
“楊玉!”宋河又點名。
“我看過一些肖克利的生平,晶體管按理說是變革時代的發明,但他好像沒有因為晶體管賺很多錢……”楊玉起身開口。
“一刀!”袁天罡在一旁補充,“肖克利的結型晶體管專利,貝爾實驗室就給了他一刀獎金,可憐巴巴一張小綠紙。”
教室里一片低嘩,不知情況的學生們深感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