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生物研發我吃!一點生物名詞都沒有!純純數學題!”
“咱們這幫老師到底啥來頭啊?別是一幫外行吧?生物研發不懂,癡迷數學,就把咱們給教歪了,讓咱們磕數學?”
紅毛猩猩們正滿腹狐疑,突然實驗室里的爭吵聲停了。
緊接著,袁天罡冷靜的聲音傳出。
“好了,結果很清晰了,這個方案可行的概率無限接近零,斃掉!”
“現在咱們算下一個方案,老鄭和我討論出的一個架構,比較邪門!”
“首先咱們回顧pcr技術,最早做聚合酶鏈式反應的土辦法是從試管里,加熱到96,雙鏈分開,降溫至55到65,引物結合,再升溫到72,聚合酶開始起作用,dna子鏈出現,反反復復做30次,出來10億個片段!”
“試管效率太低,后來出現微機電技術,加熱室反應室都做的很小,微流管堪比頭發絲,一方面升溫降溫快,節省成本,另一方面假陰性結果會減少,后來又出現微滴式數字聚合酶鏈式反應,也就是咱們實驗室用的ddpcr,大家都很熟悉了。”
“老鄭從這里面得到靈感,溫度調控工作時間!機箱溫度咱們去人工調整它,不同溫度下不同組的元器件啟動,形成不同的工作順序,就像96度雙鏈分開,72度聚合酶起效一樣,不到特定溫度就不會啟動。”
“如果做老式機箱的話,這種設計畫蛇添足,但咱們不是在討論生物混合機箱嘛?這里大有文章可做,改變人造細胞的溫度相關基因,改變機箱溶液里的酶類別,那么自由度會急劇上升!甚至可以形成特定的溫度循環路線,用一部分升溫的機箱去逐漸啟動另一部分機箱,不同類別的細胞機箱可以互相利用溫度,構成反饋調節或負反饋調節,會更像大腦工作的過程!”
“些漂亮的機關,應該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說話的聲音換了,緊接著又是長篇大論的數學推算過程,生物名詞再度消失,連細胞和酶都只用代號或數字表示。
偷聽起來奇怪到極點,仿佛屋里這群老師們母語不是普通話,而是數學,同一個概念用普通話反而說不清楚,變成數學模型才能徹底理解。
走廊里的紅毛猩猩們徹底沉默,像一群石頭。
屋里每句話傳出,走廊上的猩猩們都感覺心中有什么東西在崩裂。
……
半夜兩點,劉禮安家中。
蠟燭在桌上閃著微光,紅毛猩猩們的影子在墻上晃動。
上一次夜間密探會還是開慶功宴的氣氛,今夜卻截然相反,彌漫恐怖的絕望。
劉禮安端著茶杯,語氣不滿,“聽說你們今天連實驗室的門都沒進去?”
“老師考我們實驗室安全守則,都沒答上來,讓我們先背守則。”前排有聲音答復。
“你們提前沒背嗎?這種事情還用囑咐?”劉禮安語氣失望,“一個小安全守則背一上午該背完了吧?追求滾瓜爛熟,下午多背幾小時也能理解,晚上呢?怎么還沒進實驗室?”
“被數學難住了,老師說必須懂數學才能分析實驗數據,不懂數學不行,讓我們學一些入門的數學教程……”
“我們……學不會……”
眾多紅毛猩猩哀嘆不止,難受道:
“太難了!”
“跟高中數學完全兩個難度……入門的都看不懂……”
“根本沒法學啊……”
砰一聲響,劉禮安的白瓷茶杯猛地放在桌上。
滿屋紅毛猩猩瞬間噤聲,但目光里的絕望情緒并未被震住,反而越發壓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