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無法理解的是貝茨球的目的,總不能真是來逗貓的吧?從歷次貝茨球的行為模式看,它帶著一層謹慎和偷偷摸摸的感覺】
“第二種猜測,它在觀測智慧生物。”宋河繼續回復。
【細說?】
“上次我見它,是買了郵輪帶天才院神童們出海度假,船上的神童們毫無疑問是全人類最聰明的一群孩子,高智商孩子極度集中。”
“這次機器人奧運會開幕式,我也給天才院的孩子們發了現場票,不止當年郵輪上那一屆,下一屆天才院神童也去了大半,另外各國政要、富豪、學者之類的社會名流也云集現場,這幫人高智商怪物率也很高。”
“說起來荒謬,但這是我能從各次貝茨球事件里找到的唯一共通點,如果擔心技術爆炸,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監視整個種群最聰明的一群人在做什么,或許貝茨球能用某種手段,感應到高智商生物的聚集,繼而在合適的時間前往觀察?”
【新奇的想法,但有疑點,為什么貝茨球不去前科大觀察?前科大除了有天才院的孩子,還有各地考進去的狀元,另外其他世界名校為什么它不去看?再有一些大型國際學術會議,也是匯集世界頂尖的聰明大腦,為什么貝茨球缺席?】
“的確,這是個疑點,我想到的一些解釋都非常牽強附會。”宋河回答,“比如它測的是附近人群的平均智力,比如它需要露天觀察,比如它不想暴露自己的蹤跡,不會每次都去觀察,只會挑合適的時間觀察。”
【有意思的說法】
王將軍這是在委婉地否認,宋河笑了笑。
“組合。”相曉桐忽然打字。
【組合?】
“有時候一顆大腦單打獨斗不會有什么大成果,但契合的大腦組合在一起,會一加一大于二,就像我跟宋河,我自己做研究的速度差不多是1,但和宋河在一起之后,速度翻到了5,很多成果如果我們倆念頭不碰撞,壓根出不來。”相曉桐回復。
【就像化學反應是吧?每個人是一種原材料,正確搭配起來才能起爆?所以貝茨球能感知到一些有危險的天才搭配,一旦這種搭配可能出現,它就前往觀察?】
“我這也是從宋河的思路上延伸想的,細想想也挺荒謬。”相曉桐回復,“如果真這么玄乎,貝茨球就不止是能感知智商了,簡直能感知命運了。”
【二位的意見我們會研究,時間不早了,不多打擾,有關于貝茨球的消息我還會第一時間給二位發】
夫妻倆面面相覷,片刻后都苦笑一下,繼續算各自的方案,仿佛無事發生。
……
7月2日下午。
夫妻倆依舊站在落地窗前算個不停。
落地窗中間掛著兩個窗口,分別是賽事直播和網友評論,兩人算累了或等計算器的間隙便瞄一眼。
正在進行的項目是10米氣步槍,人類運動員和白老師運動員站成一列開槍,氣氛寂靜又刺激。
10米氣步槍聽起來很簡單,區區十米,似乎找個老奶奶來都能打中,實際情況相當夸張,靶子太小,五環的大小相當于一塊錢硬幣,十環的大小0.5毫米,和高考要求的中性筆筆尖一樣大,普通人壓根看不清靶子……運動員很多也看不清,靠肌肉記憶打,手穩者勝。
頂尖人類選手的水準還是相當猛的,失誤一點打到9環,大部分選手槍槍十環,10.3環、10.7環、10.8環交替出現。
但白老師更加逆天,選為射擊運動員的白老師,手臂做了專門的精細化改裝,固定之后四平八穩,成績高的像計分器出了bug:
10.9環、10.9環、10.9環、10.9環……
網友們集體看傻眼。
“高級硅基生物對低級碳基生物的無情吊打!”
“這比賽看起來好奇怪,感覺很有意思,又感覺很沒意思,白老師純純開掛啊,槍槍10.9,這還玩啥?”
“有人類射擊選手心態崩了,七環都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