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可以提問的現場觀眾,號碼65390!”相曉桐道。
片刻后,觀眾席西側一個燙短發的女人拿到話筒,“宋院長好相院長好!之前二位推薦了前科大數院,恰好我家孩子對數學很感興趣,一直想當數學家,但之前學校組織競賽隊,他沒拿到好名次,我聽說數學很吃天賦,是不是這就意味著我家孩子沒法當數學家?如果還有一線希望的話,我家孩子現在高二,該怎么培養呢?謝謝!”
“不一定。”宋河道,“并不是所有數學家從小就天才,二十多歲才開始研究數學,三四十歲變成數學家的例子有很多,包括小時候數學考試拿不到滿分,后來變成數學家的也很多。我觀察到的情況是三七開,七成數學家從小就能顯現出來,但也有高達三成,小時候顯現不出來。”
“能不能成為數學家,這種事情其實很玄學。”相曉桐也道,“數學也分很多不同方向,差別較大的方向幾乎完全是兩個學科,有的人在一個方向上笨的像豬,但到了另一個方向就能出世界級成果。最重要的是興趣,有興趣支撐自己長年累月的研究,最后很容易出些成績。”
“既然你家孩子已經進過競賽隊了,我猜高中數學早就吃透了,大學數學也學了一部分了?”宋河問。
“是的!”提問的女人道。
“學下去吧,盡可能往多了學,切忌不要在少量的數學知識里反復打轉。”宋河頓了頓,“我本來想給你推薦幾本數學書,但仔細想了想,感覺目前市面上的數學書都有瑕疵。”
“這樣吧,接下來一段時間我也不忙,我花一個月出一套數學書。”宋河道,“專門用來給高中到大學階段的孩子用,誰家孩子想當數學家,看看我這套書找找感覺,我盡量把質量做到最好。”
相曉桐點頭,“早該有這么一套書了,結束同類數學書群龍無首的局面,做一套足夠可靠的開拓數學思維的書,作為年輕人邁入數學家大門前的地毯。”
場上一陣掌聲,提問的母親也激動得連聲道謝。
相曉桐再次搖號,“第三位可以提問的現場觀眾,50176!”
這次站起來一個散發大學生氣息的男生,激動地滿面發紅,“宋院長好相院長好!我看到有媒體說太空城船塢正在建造一艘十萬噸級的太空巨艦,可以透露一些相關消息嗎?在地球上建造十萬噸的大船尚且不容易,為什么急于建造如此宏偉的太空巨艦呢?是否是作為應對外星文明的第一個太空武器?防患于未然?謝謝!”
“不是十萬噸,是十萬余噸,具體余多少我就不透露了,但余的挺多的。”宋河笑道,“而且也不止一艘,現在有好幾艘太空艦船同時在建。”
場上一片嘩然,觀眾們興奮起來,眼巴巴等著聽更多消息。
“應對外星文明不現實,目前我們的技術還太菜,任何有能力跨越漫長距離直達地球的外星文明,基本上我們是完全防不住的,要么祈禱別遇到,要么祈禱對方沒有殺心。”宋河解釋,“開建的這些太空船,主要是運客人運礦用的。”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