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棟臨時宿舍樓!”齊風指了指路邊,“稍后會給大家發宿舍號!今晚夠嗆能回來睡覺,咱們先去辦公區!”
眾人扭頭記了記位置,一言不發跟著快步往前走,所有人腳步越來越快,幾乎跑起來,各條街上也一直有軍官在狂奔,整個島嶼上彌漫著焦灼緊張。
進入辦公樓,正對面的墻上一張剛剛掛起的臨時布局圖。
最中間一個大的作戰指揮室,不同部門團隊在周圍還有單獨房間,同時每個部門團隊在作戰指揮室里還有一片座席。
東側第一個房間赫然標著:【第一技術顧問團-宋河-相曉桐】
眾人風風火火趕往戰場,大量的電腦和顯示屏已經布置好了,各種信息正在往外刷,所有人坐下就開始看,緊張的眼皮都不眨。
“不用看那些。”宋河掃一眼,立馬下判斷,“撈貝茨球和組織防空是部隊的事兒,我們不用關注,快的話天亮之前貝茨球就能打撈上來,只要貝茨球可以溝通,咱們就得頂上!齊風你們組繼續完善星際語言翻譯器,其他人繼續列大綱細分!”
所有人聽命令開始忙,房間里立馬嘈雜起來,激烈的探討聲此起彼伏。
宋河相曉桐坐下來,主要看齊風小組的工作。
完全未接觸過的外星語言,翻譯難度可想而知,尤其外星語言還是在一顆截然不同的星球上由截然不同的物種演化出來的,難度就更大了,比雞同鴨講隔閡還大。
幸好星際探索學院很早之前就開了星際語言翻譯器項目,迭代升級了十多次,不少神童參與了制作,此刻多臺樣機已經被部隊空投到現場附近的軍艦上,包括周邊各大島礁的軍事基地里也有,需要遠程測試一遍,確保沒有故障。
最初版本的星際語言翻譯器,功能特別簡陋,就是一塊顯示屏,先亮起一個小點,再亮起兩個三個小點,通過簡單的123數字來引導對方回答,完成初步溝通,畢竟宇宙尺度上四則運算這種簡單的數學應該是一致的。
接著就插入圖片,配文字和發音,像教嬰幼兒學語言一樣試著教外星人。
第一代星際語言翻譯器,最大的工作量是通過多組交叉圖片,減少配圖誤會。
譬如放入一張紅蘋果的圖片,外星人可以理解為“蘋果”,也可以理解為“紅色”、“植物”、“近似圓形”等等。
類似的情況在當年西方殖民者見到印第安人時屢次出現,西方人指著酋長的煙斗,想知道煙葉在當地叫什么名字,酋長卻以為問的是煙斗名稱,最后錯誤名稱廣泛傳播,西方人去別的地方想要煙葉,說出要求后卻得到了一把煙斗。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