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情況,終生臥底,就是我之前說的死嬰。”菇人解釋。
“這種從嬰兒階段持續到老病入土的終生型臥底,我們的比例是二八開,有兩成臥底會在成年后的某個時刻,解禁菇人記憶,而八成的臥底終生不會解禁菇人記憶。”
“只有終于完成任務,死亡之后,意識回收,才會重新把所有記憶返還,包括身為菇人的記憶和身為人類的記憶。”
菇人停頓,留給對面四個人類思考時間。
信息量確實過于龐大,尤其研究腦科學的宋河相曉桐,額頭隱隱見汗,一直在高速思考,提煉菇人說的這些信息。
“非常感謝您分享了這么多,我有一些疑問,可以問一下嗎?”宋河道,“如果不方便回答,您可以直接跳過問題。”
“沒有什么不方便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菇人相當友好。
“我們目前的科學進展,還沒真正理解意識是什么東西,我之前一直覺得意識和記憶是某種藕斷絲連密不可分的共生體,但從您說的臥底意識植入而記憶不植入的情況看,其實意識和記憶完全可以分開,分開后還能像拼積木一樣拼起來?”宋河問。
“當然可以分開。”菇人用一種聊常識的語氣說,“意識是意識,記憶是記憶,雖然綁定很深,但的確是兩種東西,就像大腸和小腸雖然連接在一起,但不是一個器官。”
“我們一直認為,意識記憶要依附肉體存在,一旦離開肉體就徹底湮滅。但既然這種球狀的換魂器,既可以遠程向一具肉體植入意識,又可以遠程解鎖臥底的記憶,說明意識記憶未必要時刻依附肉體,完全可以存儲在其他機械里,也可以來回轉移?”宋河又問。
“是的。”菇人點頭,“你們科技水平還比較低,沒有能力轉移意識和記憶,自然會覺得這東西玄乎其玄,其實沒有特別復雜。就像閃電,閃電也像意識一樣轉瞬即逝,很多年前你們人類覺得閃電是不可儲存不可引導的,后來用簡單的風箏搭配萊頓瓶就引導儲存了。”
“宇宙中很多文明已經徹底拋棄肉身了,整個文明完全就是數字生命,所有個體的意識記憶全部存放在機器里,靠信號控制外面的機器晝夜工作,向它們提供維生的能源物質。他們還會倡導其他文明有條件的都這么干,拋棄肉身只養意識,可以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不過我們菇人歷史比較短,才五十萬年,目前普遍還比較思想保守,不愿意拋棄肉身,否則今天各位只會看到一個顯示器和大家交流。”
“還有一個問題……”宋河頓了頓,“我這個概念,到底屬于肉身還是意識,還是肉身或意識的結合體?怎么才能確定,意識被從肉身抽離的過程,不是一種死亡?”
“好問題,不同的宇宙文明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一樣,也是目前討論比較廣泛的哲學問題,甚至有極少數高度發達的文明因為這個問題滅絕,而且是心甘情愿的主動滅絕。”菇人說,“我們菇人社會對這個問題的分歧也比較嚴重,有的菇人認為所謂我壓根不存在,有的菇人信肉體意識結合才算得上我,有的菇人覺得只有意識算得上我。”
“眾說紛紜,沒有確切答案?”宋河說。
“對!”菇人道。
“我暫時的最后一個問題,既然意識可以在機器里流轉,是否也可以在自然界流轉?”宋河問,“您很熟悉人類文化,您有沒有聽說過轉生來世的靈魂投胎概念,這是真的嗎?”
“我們研究過一個項目,轉世靈童,就是一個剛生下來的孩子,能記得前世的記憶。”相曉桐說,“您是否知道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