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樓后,林知鷺才知道班堯說ai下線帶來的不便是什么。
分部大樓的大部分電能相關的設備都由ai控制著,此時本應自動感應后亮起燈光的樓道內一片漆黑。
無聲的寂靜中,黑暗的樓道像是一只張巨口的猛獸,正等待著食物自投羅網。
提燈人們在班堯的指揮下,打開肩頭的迷你探照燈,保持間隔半米,能互相照應的距離緩慢前進。
海洋研究所分部共22層,每一層的層高都有五米以上,有的樓層甚至十幾米,是做實驗空間或是特殊訓練室使用。
異變值最高的區域在6樓食堂和7樓任務大廳,因為這次任務救援性質優先于清理異變,他們從頂樓進入22層,往下逐一清理,救出其他被困部門同事,直至消滅異變源。
她這才知道,海洋研究所共四個部門,每個部門對內對外都有不一樣的名稱和職責。
就如她所在的外勤部,還有另一個名字是提燈人項目組,地下城居民以為出海是收集海洋洋流等訊息,實際提燈人出海是清理收容異變源。
清潔部也是如此,另一個名稱為醫療部,表面是大樓清潔工,實際是負責醫療生命保障的白衣天使。
研發部的全稱是異變研究部,明面上是研究所的海洋異變研究部門,其實專門研究各種異變生物,研發可抵御異變的科研裝備部門漆皮潛水服、白魔方、黑圓球這種神器就是他們研發出來的。
而舒如波的預測部則更離譜,對外是負責播報海洋預報、有主播、攝影、導演,專門的演播室;對內叫做后勤部,負責所有部門的后勤管理,從食物、資源、裝備配備等等。
甚至還有能者兼任法務、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等完全是個全能部門
拎出來都可以單獨開一家公司企業了
不幸中的萬幸是,員工最多,位于大樓2到5層的預測部也因為分部不如總部,沒有太多工作,準時下班而逃過一劫。
所以他們要救援的,主要是15到18層的清潔部以及19到22層的研發部,兩個部門的同事們。
27名提燈人擠滿樓梯,空氣里都是沉重的呼吸聲。畢竟是b級任務,隊伍里除班堯外都是c、d級提燈人,所有人都繃緊了神經。
“滴,附近區域異變值為122、123”
隨著他們進入大樓向下出發,每隔半分鐘輔助ai播報的異變值都在增高。
不過b級異變源的異變值是300500之間,22層被輻射到一些,120的數值還不算危險。
又下一層樓,樓梯通道的盡頭,掛著熒光的22f標識和緊閉的安全門引入眼簾。
大樓的安全門原本都是ai控制,有智能感應系統,但三小時前分部ai下線,安全門被封鎖,他們要進入只能通過手動輸入開門密碼的方式。
班堯側身站在門后示意所有人警惕,他用手掌抵在門上,將下方一個銀色金屬蓋推開,出現數字九宮格鍵盤,提示他輸入通行密碼。
“噠噠噠”
手指敲擊鍵盤的聲音在靜謐的空間里響了16次,安全門開了。
提燈人們提起十二萬分的精神。
唯一一個b級提燈人首當其沖,帶領眾人緩緩踏入黑暗的22樓。
林知鷺一進來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魚腥味,她甚至一下子分不清是這次異變源的氣味,還是研發部獨有的味道。
因為22樓入目就是幾個實驗室,每個實驗室里都裝著數個封閉的圓柱型水族箱,淡藍色的液體里泡著各種異變海洋生物。
有的察覺到提燈人腳步,還緩緩轉過身,30多對眼睛一齊盯著他們。
密密麻麻的灰白色魚眼一眨不眨的,讓人頭皮發麻直掉san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