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姜允初沒有先去店里,而是來到了鎮上做木工活的木匠家里。
現在,他們這里是見不到沙發這類家具的,像家里的桌椅板凳,床柜子,幾乎都是出自木匠之手。
純手工實木家具,是以后人們難以見到的實惠。
現在已經有專門賣家具的地方,但多數人家還是選擇自己準備木料,找木匠做,也是圖個實惠,結實耐用。
像姜允初這種專門定制的柜子,找他準沒錯。
木匠家很好認,隔著好幾家,就能聞到獨屬于木頭、桐油的氣味。
而且,里面擺滿了做工的各種工具,木頭,和落了滿地的碎木屑。
見到有客人,木匠停下了手里的活,問姜允初要什么
姜允初講了自己的需求,木匠說,他要自己量過后,才能確定該怎么做。
隨后,等木匠拿著木工尺,卷尺各種工具,就一起到了店里。
都在鎮上,距離不算遠,很快就到了。
“要打三面墻的柜子,但是離地面要一米多,”又拿出一張磁盤,比劃“像這么寬就行,每層這么高。
還要做一組柜子,柜臺樣式的,里面櫥子能放東西。”
姜允初把訴求說清楚,木匠點頭,說能做。
拿出工具測量,記錄好每個角落的數據,估算出價格。
“你這一整套下來,要木料要四百;自己出木頭,五十。”
“師傅,你那是什么木頭”
“就一般的胡桃木,結實耐用。”
“行,師傅。木料用你的。”
知道師傅說的是實話,都是一個鎮上的,這個師傅口碑好,是個實誠人,去他家做家具的人最多,做不出坑蒙拐騙的事。
去之前姜允初就打聽過了。
“師傅,多久能做完,我這兒還等著開業呢”
耽誤一天就少掙一天的錢,雖然店是自己的,不用租金,但是前期兩萬多的本錢投入,就是她也有些承受不起。
雖然知道這門生意的前景,不會差。但畢竟自己沒有做過生意,心里肯定還是會忐忑,怕賠本,掙不到錢。
“我加加班,一個星期后,爭取完工。”
“行,師傅拜托你了,你給加點緊。”
送走師傅,姜允初獨自留著兒也沒事,想起昨天剛回來的李秋,就兩步路的事,應該前去看望一下她。
畢竟,人家幫了這么大的忙,還是要請客感謝一番的。
她到時,正是店里最忙碌的一段時間。
五點,提前下班的已經到李秋店里挑起來了。
相比于姜允初第一次來李秋店里的時候,現在她的生意好了很多。
一個夏天過去,人們身上穿的不再是花布衫,布拉吉,零星幾個穿牛仔褲,紅黃裙子的,就吸引了人們的視線。
人人都有從眾心理,尤其是在穿搭上,像牛仔褲,在小鎮根本沒有貨,引起人們的好奇。
這不,現在只有李秋一家里賣,趕時髦的人來的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