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溫湛昀都這么說了,姜允初便不再多嘴。
轉而關注起小五抄網中的動靜。
溫小五這邊在聽從了他爹的建議后,正專心致志盯著一條游魚,在魚的前方,小心放下網,順著水流的方向,慢慢把網傾斜等待魚兒游進網里。
來一個守株待兔
還真有用等他再次提起抄網時,魚已經在抄網中掙扎,很歡實,竟然沒有讓它逃脫掉。
雖然魚不大,但忙活了半天,好歹看到了收獲。
“我真撈到了,娘,你看我看撈的魚。”
能夠自己捉到魚,激動的溫小五大叫。也不為別的,因為從小到大這孩子就沒下過河。
家中就他年紀小,沒個大人看著,也不讓他去河邊湊。導致,生長在水鄉的溫小五至今還是個旱鴨子。
而姜允初看到魚,卻想的是該怎么吃。
現在,大多數開店賣的要么是早餐,油條包子面條,要么就是家常小炒,因為信息不流通,傳播速度限制,像烤魚、火鍋、烤肉很少能夠看到。
“南塘灣里都有些什么魚”
“鯽魚、鯉魚、草魚,這些鄉下河灣里的魚里面都有。”
都是些雜魚,幾乎只要有河湖都能見到。
“我想要兩條大點的草魚和兩條大點的鯉魚行嗎”
姜允初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溫湛昀。
怕他拒絕,又說,“做出來有你的一份。”
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了這么多天,也沒有針鋒相對,姜允初私以為他們已經達成了友好相處的共識。
所以,麻煩他一點小事情,不過分吧
隨即恨鐵不成鋼的看向溫小五,如果他能爭點氣,還用得著麻煩他老子嗎
“可以。”溫湛昀簡言意賅,答應了姜允初的請求。
他自問撈幾條魚還是能拿的出手的。
他沒有同小五一樣用抄網,而是拿出了撒網。
船停渡在一個地方靜止,雙手用力一甩,撒出一個標準的圓,落入水面,待網沉下去,等一會兒,在慢慢收緊,等把網完全拖上船,網底的十幾條魚浮出水面。
有一條三四斤左右的草魚,一條兩斤左右的鯉魚,是姜允初能用的著的。
隨后又下了幾網,收獲頗豐。
溫湛昀把大魚留下,把小魚又扔了回去。
這是他們村子里一直以來的傳統,就是在最困難的時期,也沒有丟掉。
所以,南塘灣從來沒有缺過魚。
乘船出來溜達了一圈,捕了幾網魚后,溫湛昀再停留,撐著槳往回趕。
江面雖然沒有風,但溫度并不高,即便穿著厚實,在外面待久了,也抵擋不住寒風侵體。
再次回到岸邊的時候,人流已經散去,老人和孩子看夠了熱鬧,相繼離開,蓮藕已經分完,看到不少人用扁擔挑著籮筐盛滿蓮藕往家里趕,臉上都是豐收的喜悅。
留下來的是繼續挖藕和搬卸的勞力。
“湛昀,回來了,你家的給你裝好了,就那一小車,推著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