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姑娘你找錯地方了,這片的房價可不便宜,比新建的樓房價格都高,而且還沒有人家愿意賣
住在這里的都是文化人,能賣的早就被人家爭著搶著買完了。”
大娘話語里的優越感油然而生,住在這里仿佛讓她高人一等。
也確實值得炫耀,住在這里絕對是大娘這輩子最耀眼的時候。
大娘心想,要不是當年她家老頭子落難,她慧眼識珠一眼相中,陪著他患難與共,她也沒有今天的好日子。
當年那些看不起她的,覺得她傻的,現在在看,哪個不羨慕她有先見之明的
他們還在地里刨食,她已經當上教授夫人了。
大娘起了話頭后,旁邊幾個和她年紀差不多老太太也爭先附和。
“我還記得,前頭王家平反后,房子還回來,他家老的都走了,好幾個孩子掙房子,要把房子賣了分錢,前一天才把消息放出去,第二天,房子就易了主。”
“就是,他家老二為了分錢,還把老三打進了醫院。”
“他們家幾個兄弟姐妹,為了錢,現在都不來往了。”
這種話題,正好戳中了大娘們的心,場面逐漸失控,他們之間相互聊起來,連李秋和姜允初倆坐她們面前的人,都忽視了。
又見第一個開口的大娘說,“都不是一個娘生的,有啥骨肉情可講,那架勢,打起來,恨不得弄死對方。”
姜允初“”
她不是來聽八卦的。
要是她沒事,可能很樂意和大娘們探討一下,為什么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會相互殘殺。
但關鍵是她的房子。
所以,在大娘要再進一步深入分析王家家庭矛盾的時候,姜允初及時打斷,轉移了話題。
“大娘,我聽說163號那座小樓沒人住,你們知道它現在的主人是誰嗎”
“163是哪個你們知道嗎”
“是不是院子里有兩棵老石榴樹的那家”
“對,就是那家。”
姜允初記憶里有印象,那兩棵石榴樹她小的時候就已經在了,每年夏天,樹上累累掛滿紅石榴。
爹娘寵她,能有一半的石榴是進的她的肚子。
現在,看到這兩棵石榴樹,還是倍感親切。
“那不是冉院長家的嗎
你聽誰說的啊,姑娘,莫不是被什么人給騙了,人家冉院長一家可是一直住在那院子里。”
冉院長,姜允初沒印象。
不過,“我們家老太太明明和我說這院子是姜家的,怎么會是姓冉的在住呢”
“哎呀,說到姜家我想起來了。”
“快說說,這個姜家怎么回事還有冉院長一家怎么住進去的”
“你們住進來的晚不知道,我們家往上數八輩都是貧民,所以,我家兒子一直留在學校里。
那個院子,以前確實是姜家的。
姜教授兩口子被下放到農村后,這房子不是被收了回去。
要不是這姑娘今天提起來,我還忘了,前些年姜教授平反后,聽說這房子就給他們家返回去了。
但一直也沒見姜家人回來過,反而是冉院長過了一年就搬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