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溫時清這種情況,按照正常的高考途徑,根本不可能。”
他這里有學生的成績單,趁著空閑時間,他就了解過溫時清的成績,從開學到現在,一次比一次差,現在更是在全級最后幾名。
這種成績,想要有逆轉,除非有奇跡發生,能夠從倒數趕超到前幾名。
這樣的學生,他任教這么多年,也只看過一例。
所以,和溫湛昀說這話沒客氣,都是老同學,他還不至于虛偽到夸夸其談。
而且,按照溫湛昀的見識,他兒子的這種學習情況,他自己應當了解的更清楚。
就和他說,“對于高考的政策,你在大學應當比我清楚。
像特招、藝術、體育這些途徑,都有上大學的可能。”
但是,受信息限制,這方面的消息,現在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了解的清楚。
而且,這幾個方面如果學下去,費用極高,像他們這種在市區邊上的學校,有的學生溫飽都成問題,而且孩子父母要么是普通職工,要么是附近農民,根本不可能有這些方面的認知,也沒這份財力,所以,根本就沒有走這方面途徑的學生。
但是,按照溫湛昀的認知和能力,他家孩子應當不止參加文化課高考這一條路。
而且,現在了解知道的人,競爭力也小,幾乎有點功底就可以考上。
關于高考方面的問題,溫湛昀還真不了解,但是,在大學待久了,也聽過幾耳朵,在結合劉主任的話,便對這個問題有了清晰的認知。
把它記住,打算回去查查這方面的資料,以后該怎么走,讓溫小五自己選擇。
隨后,便聽著劉主任和他話起家常。
“老溫,你都考上京城的大學了,按照你的能力,按理說分配也應當能留在京城,怎么又回余安來了。”
當初他可沒少羨慕溫湛昀考入京城的大學,那可是首都,讓人有種天然的向往。
卻沒想到他能這么果斷,說離開就離開。
也沒什么不好提的,“相比于京城的競爭,在余安發展的機遇大些,自主性更強。”
當初他就是這么想的,在京城項目根本就輪不到他們剛剛畢業的學生。
實習過后他就決定好,要回余安。
余安與京城不同,當時的設計院沒,沒有多少對手,一些小的項目,之前他能夠上手,累積經驗。
能夠割舍下離開大城市發展的機會,而且還是十年前,溫湛昀確實很理智。
而老同學相聚,能聊的除了事業,便是家庭。
而此時的,姜允初作為背景板,已經為自己在默默添第三杯水。
無聊到視線都有些發散,卻聽到了關于她的稱呼。
貌似玩笑的語氣說出,“你和小嫂子啥時候結的婚?”
“小嫂子?”這是個什么鬼!
溫湛昀也是明顯一怔。
關于姜允初的年齡,把她當作二十多的小姑娘,時常有之。
當然,他長得也不顯老,如果不是熟知他們的人,看到他倆也不會詫異,還會道一聲相配。
但是,只要是他的同學和朋友見到姜允初,必不可少的便是一句‘老牛吃嫩草’的調侃。
所以,還不待他有所解釋,旁邊的姜允初便語出驚人,“原來你還有個大嫂子啊!
溫湛昀他大嫂子是誰,說來我聽聽唄!”
可謂是語出驚人。
劉主任:“……”
“這……這……這……”
沒道出個所以然來,將求救般的目光看向溫湛昀。
他沒想到,一直安靜的坐在老溫身邊,乖乖巧巧的人,說出的話,簡直是噎死人不償命!
偏偏他還無法反駁。
當然,他也不敢在接下去,畢竟,這關乎自己兄弟的終身幸福。
到了現在,他還認為,溫湛昀這個是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