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一轉
陳沨來到了徐州刺史府
州長史糜竺道“主公,孫將軍派人回信,稱交州共七郡五十一縣已經全部拿下,詢問主公下一步準備打哪里。”
“不急,暫且先緩緩,當下先將交州穩定好才是最重要的。”
這交州雖然表面是打下來了,但內部卻有待深入。
俗話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更何況這交州嶺南民族不一,風俗文化不一,要想治理得和中原融入,還真得花上點功夫。
陳沨心想交州離中原較遠,這交州新刺史和新大都督,還必須派忠誠度較高的手下上任,不然這山高皇帝遠的,叛變了也不奇怪。
思緒良久后,陳沨有了人選
“傳本將軍之令,任命魯肅為新的交州刺史,趙云為交州大都督,周泰、蔣欽為副將,領三萬揚州軍接管交州。”
以上這四個人,是陳沨手下極少的忠誠度達到90死忠以上的,將交州交給他們,陳沨很放心。
“子龍,你突然升為大都督,想必會有些不服眾,到交州那邊我可幫不了你了,你覺得有壓力嗎”臨別前,陳沨對趙云問道。
趙云堅定的拱手回道“感謝主公的看重與關心,趙云有把握能夠為主公分擔交州重任”
“哈哈,好。”陳沨重重的拍了拍趙云的肩膀,心想趙云的四維足以勝任一方大將,欠缺的只是些戰功,剛加入就直接提為大都督,手下這些將領難免會有些不服趙云。
但如今手下這些將領之中,也唯有趙云是最合適交州大都督的。孫策周瑜是不能拆開用的,這兩位一位是小霸王一位是軍師,配合剛剛好。
臧霸嘛武力值雖然還行,不過統軍能力差了點,加上他在徐州北瑯邪郡有很高的威望,將它留在徐州的作用遠比派去交州的作用大,主場治理自然比客場治理要強。
呂布張遼高順等更不用說了,且不論他們的忠誠度偏低,單論他們都是騎兵將領,派去交州那種山旮拉地形無疑是大材小用。
這么看也就只有趙云合適。趙云配魯肅,妥妥的。
而魯肅上任交州刺史后,揚州方面提拔張昭為了州長史,接過魯肅的責任成為揚州的丞相。
三萬揚州軍則由趙云率領重新更改番號劃為了交州軍,這三萬前揚州軍在揚州的家屬們,也開始陸續遷往交州。
目的很簡單,交州人口不是很多,陳沨打算引入一些揚州的人口,以達到同化交州當地子民鞏固治理的目的。
此方案也的確有效,這批信仰糧食之神陳沨的揚州百姓在遷居到交州后,以一傳十,十傳百的速度不斷增加著陳沨在交州的威望,大大減少了魯肅在交州的管理難度。
而魯肅也沒有辜負陳沨的厚望,上任交州刺史后,在任用揚州官員的同時,還提拔了不少交州當地的士族子弟作官,中原與嶺南的文化就這樣開始慢慢磨合、相融與升華。
其中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現過不少叛亂,但有趙云這位猛將外加三萬前揚州軍坐鎮,并沒有掀起較大的風浪。
至于孫策、周瑜等原揚州軍的將領,則依然調回揚州任職,開始重新招募與操練出新的三萬揚州軍。
經過這么多年的治理,孫家與周家在揚州的威望極高,可以說,去除陳沨這名在揚州百姓心里排行第一的人物,第二、第三就是孫策與周瑜了。
先前孫策周瑜帶領三萬揚州軍傾巢出征,揚州境內依然安安穩穩沒有出現任何反叛,早已說明了一切。
揚州作為陳沨發家的最初地,根基十分牢固,所以不到迫不得已,陳沨是不會抽調揚州的班底的。
而交州在魯肅的治理下慢慢穩定后,揚州的新型糧食也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引進交州種植,這方面魯肅本來就有一次經驗,所以規劃的很快。
這下擁有交州、揚州兩大糧倉的陳沨,可謂是富的流油,北方各州的士族百姓,為躲避戰亂與饑荒,更是源源不斷的南下到了安定且富裕的交、揚二州。
這給陳沨吸引來大批百姓人口的同時,也吸引來了不少人才的加入
“在下陳群,拜見主公。”
陳群
字長文
武力46〔不入流〕
智力90〔一流〕
政治95〔超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