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陳群認為所有的州牧俸祿同等,以及所有的地方郡守、地方縣令俸祿同等,是不太合理的。
例如作為揚州政治中心的九江郡的九江太守,和廬江郡的廬江太守每個月領的是一樣的太守俸祿,
兩者要治理的地區都相差不大,可要論管理難度以及對朝廷作出的貢獻,無疑是九江郡靠前。
再比如拿青州和新州西域比,整個青州還沒有西域的其中一個郡大。
管理青州的青州牧賈詡肯定比管理西域州的西域州牧龐統要輕松的多。
所以陳群認為,可以新立九品官人制,一品為大,九品入門。
將朝廷上下大小官員進行評估分品,詳細分級,盡量合理分配俸祿的同時,也能給予從政者們看得清的上升空間。
陳沨聽罷,思緒片刻后,倒覺得可行,于是向陳群開口:“嗯…朕批準了,官員們的評估分品以及落實等具體內容,由你去執行。”
陳群見自已的決策被通過,也是欣喜,隨即拱手領旨:“臣定將不負陛下所望!”
皇位上的陳沨隨即看向兩位丞相,道:“期間兩位丞相務必多多相助陳司徒,有何問題你們仨可互相商議解決。”
“諾!!”
這一年不在,朝廷內堆了不少需要上奏陳沨由他這位皇帝來作決定的事務。
曹、諸兩位丞相處理的多是天漢尋常內政,以讓天漢穩定運行為主。
而那些可能會影響天漢未來走向的重要決策,他們可不敢擅自定奪,必須上奏皇帝由最高領袖陳沨來進行取舍。
接下來的司空橋公、太常荀彧等文官一個接一個的啟奏,說的是關于沿海一帶再建數個大型碼頭、興建印刷廠等事務。
天漢的造紙技術,在陳沨還是徐州牧的時候,就憑借著前世的記憶加上在陳群等人的協助下創造了出來。
如今經過數年的發酵,這些文官們又給陳沨帶來了驚喜。
文官們竟然在紙和墨的支撐下,進一步觸摸到了實行大量印刷的門檻。
這不禁讓陳沨想起了前世在網絡上瀏覽到的一句話:古人是古,而不是土。
古人的智慧,是真的在線。
想到這,陳沨突然冒出了念頭:眼下內陸太平,或許…應該將一部分重心放在發展上,鼓勵這群文官搞搞發明啥的,說不準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連連。
嗯…有搞頭,說干就干。
如此想完,陳沨隨即向百官道:“朕決定組建一個專門負責搞研發與創新的部門,征召全國各行各業中最頂尖的人才一同處事,為朕研發出有利于推動天漢進步之物,眾愛卿覺得如何?”
眾百官相視一看,想著現今他們天漢的國庫還算充足,這組建一個新的負責搞研發與創新的部門,應是不難。
而且搞出新發明,對天漢有利讓天漢富強,那他們這些作為天漢中流砥柱的文武百官自然也能受益,于是百官們紛紛附議。
“臣沒有意見。”
“臣覺得可行。”
“臣也覺得可行。”
陳沨見眾臣同意,便果斷拍了扳:“行,那就這么說定了,孔明啊,這件事就交由你去執行吧。”
諸葛亮:(●—●)?
“臣領旨。”
諸葛亮一懵,但還是連連拱手領了旨,誰讓他貴為天漢右丞相呢,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