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因為同化的問題暫時不能再對外大量擴張,不過一直把呂布等武官關在洛陽,說不準會把他們憋出毛病。
思來想去之下,陳沨還是決定給呂布等武官們找點事做:
“朕登基之時,上通天明,預言出了位于我天漢東方的東灜土地上生活著的那一群倭人,將會在未來入侵我天漢屠殺我們的百姓,是為我天漢的一大仇敵。
故朕需要你們率軍東渡東灜,趁那倭人未能對我天漢形成威脅之前將他們扼殺于搖籃之中……”
是的,陳沨打算讓呂布等人率軍東征東灜(古代日本群島),鏟平倭人,以免除后患。
如此一來便省去了同化的步驟,占領四面環海的東灜后直接遷些漢民過去任由他們慢慢發展,讓東灜與中原建立個初步的聯系就行。
說著,陳沨隨即將目光望向左排的司空橋公:“橋司空,現船工們造的新船還有多少?”
橋公答:“回稟陛下,自動工至今,船工們一共造出新船五百余艘,除去被南洋艦隊征用去的三百余艘,目前還有一百余艘處于閑置狀態。”
“一百余艘…足夠了。”問完了橋公,陳沨再次將目光轉回右排呂布等武官這邊:
“鑒于北方戰區的軍隊要鎮守邊境,暫不可動用,故朕決定臨時從青、徐、冀三州中征調出兩萬民兵配備一百艘新船組建一支北洋艦隊,用以東征東灜。”
民兵:即天漢除正規軍外的各州郡縣兵。
當前天漢的正規軍隊編制共有四個部分,分別為:
北方戰區(兩萬重騎兵、八萬輕騎兵、十萬輕步兵,外加三十萬輔兵共五十萬人的軍隊人數編制。)
南方戰區(一萬重步兵、四萬輕步兵、五萬舊水軍、十萬新水軍,外加二十萬輔兵共四十萬人的軍隊人數編制。)
西域戰區(十個主力重裝棉甲師隊、八個后勤輕裝師隊,外加七萬輔兵(前康居國及大宛國的降兵組成),共二十五萬人的軍隊人數編制。)
三千陷陣營(中軍大將軍高順所統帥的司州禁軍,獨立于三大戰區之外的三千名正規將士,平日坐鎮司州,只聽皇命行事。)
除以上三大戰區及三千陷陣營的正規軍隊編制之外,天漢各州的郡縣還擁有著民兵編制。
正規軍是用來打仗的,而維護地區治安的活兒,則是各地民兵的職責。
天漢的一個郡可擁有三千郡民兵、一個縣可擁有三百縣民兵,忙時維護治安,閑時助民耕種,這,便是天漢的'三三民兵制'。
這些郡縣民兵所配備的武器裝備,是天漢正規軍所淘汰下來的前東漢玄鐵甲、環首刀等,和前東漢的朝廷軍隊差不多。
天漢民兵的戰斗力,與配備了陳沨系統給的先進裝備的三大戰區的軍隊士兵相比,當然是大有不及,但對上東灜那些還生活在部落時代的倭人,則綽綽有余。
從青、徐、冀三州征調兩萬民兵臨時組成一支北洋艦隊東渡,拿下東灜應是不難。
“呂布、劉備二人聽令。”
“臣在!!”
“拜大將軍呂布為北洋艦隊臨時總都督,衛將軍劉備為副將,即刻起率北洋艦隊東征東灜,鏟平倭人,將東灜諸島盡數納入我天漢的領地。”
雖然沒能率大軍北征北漠,但能夠東渡前往征服東灜,同樣是一大功績。
得陳沨下令,呂布、劉備二人高興萬分,連連激動的拱手領旨:“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