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的爆紅,除了杜永孝之外,誰都沒有料到。
這種紅,是一種對強者的崇拜,對中國功夫的癡迷。
尤其在這個自由民主年代,人們對強者的心理需求達到頂峰。
現在不管是在李小龍住的地方,工作的地方,還是在他出現的地方,都有一大群“龍迷”圍繞著他
高舉他的海報。
索要他的簽名。
撕心裂肺呼喊他的名字。
這種待遇,也只有那些好萊塢巨星才有過。
李小龍的橫空出世,讓美國乃至全球最具權威道時代周刊雜志,不得不臨時改變決定,把當期人物封面換成了“李小龍”。
大標題是龍的崛起。
封面上,李小龍赤著上身,耍著雙節棍,目空一切
要知道,時代周刊雜志自從創刊開始,每一期的封面雜志都是全球最知名人物,比如政界的羅斯福,丘吉爾,音樂界的貓王,體育界的拳王阿里等等。
電影界也有少數人曾經榮登過時代周刊,比如伊麗莎白泰勒,格里高利派克,還有馬龍白蘭度。
但至今為止,在電影方面還從未有過一個中國人登上過這個封面。
李小龍是第一位,他創造了歷史。
可對于李小龍來說,他覺得自己能夠登上雜志封面受之有愧,他認為有一個人更有資格代替自己登上封面,他就是杜永孝。
不過李小龍也知道,杜永孝一向喜歡低調,就算真的有這種機會也會拒絕。
不管如何,李小龍成為時代周刊封面人物之后,直接打響全球知名度,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在好萊塢出現了一位華人巨星叫李小龍。
并且李小龍趁著這種機會開始宣傳中國文化,尤其中國功夫文化,讓全球人知道,“我們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相反,我們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化,值得全人類學習。
隨著李小龍的爆紅,在好萊塢對他的評價也開始兩極分化。
一些歧視媒體評論“這是個狂妄自大的家伙”
“他的言行舉止充滿了自負,仿佛一切在他眼里都變得渺小。”
“我不喜歡李小龍,他讓我覺得傲慢無禮”
另外一些媒體的評論則是“他創造了功夫這個詞匯,他走出一條好萊塢從未走過的路靠著真功夫,叱咤影壇。”
“我喜歡李小龍,喜歡他尖銳的嘯聲,眼花繚亂的雙節棍,更喜歡他充滿哲理的武學理念”
“他是個動作演員,功夫明星,更是截拳道創始人,一個哲學家”
在媒體關注下,剛剛爆紅的李小龍按照杜永孝安排,開始拍攝自己好萊塢第一部電影龍爭虎斗。
導演,演員各方面杜永孝早已安排好,拍攝資金也已經到位,現在李小龍要走的就是按部就班,好好拍攝。
對于美國媒體來說,這又是一個嶄新話題,李小龍這部戲的演員陣容如何,拍攝進度如何,上映之后票房能否超越前作
李小龍到底是曇花一現,還是真正擁有強大實力,一部戲比一部戲好
帶著種種問題,這些媒體日夜守候在龍爭虎斗劇組,希望在這里能夠尋找到答案。
李小龍等人已經習慣了這種被媒體圍觀情景,可從香港來好萊塢的洪金寶,成龍,林正英等人卻被眼前一幕嚇一跳。